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执信中学协和小学乱收费已立案处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6:11 大洋网-广州日报

  广州市加强教育收费治理将抓好以下重点:

  ●完善中小学“一费制”收费办法;

  ●禁止任何部门强制学生征订和搭售教育部、省教育厅规定的学生课本目录以外的书籍和资料;

  ●切实落实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政策;

  ●完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收费”,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乱收费、变相收费,禁止和纠正学校自立项目、提高标准和扩大范围的乱收费行为;

  ●坚决禁止统筹、截流、挪用、挤占、私分教育收费收入的行为;

  ●认真受理广大群众反映教育收费问题的咨询和投诉;

  ●加大监督和违纪违规收费的查处力度,凡私存私放公款、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滥发奖金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本报讯 (记者舒涓 通讯员任文)捐资助学是国家法律允许的增加教育投入的行为,不能取消;当前广州市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重点包括完善中小学“一费制”收费办法,禁止任何部门搭售书籍和资料,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乱收费、变相收费,禁止和纠正学校自立项目、提高标准和扩大范围的乱收费行为等。有关部门日前在答复人大代表“关于广州市取消学校捐资助学资金项目,进一步遏制教育乱收费问题”的建议时指出,对执信中学、协和小学变相收费用于发放教职工福利、奖金,目前已对两所违规学校及有关人员立案,将严肃处理。

  用数百万捐资助学金发奖金

  朱永平代表提出,广州市审计部门提交的《关于广州市2004年市本级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披露,广州市在教育收费上存在不少教育乱收费问题,一些学校采取计划外招生、以“挂读”(无学籍)名义招生后,再通过捐资助学取得学位等多种变相方式收费。例如广州市省一级的执信中学、协和小学采取变相收费方式,执信中学仅2003年至2004年以“教学设备代收款”“教育成本费”等名义收取“捐资助学”资金高达616万元存放账外,用于发放教职工福利、奖金;协和小学将学生家长以存折形式交来的捐资助学资金和“实验班设备生活费”587万元、以“实验班设备生活费”名义收取的捐资助学资金60万元和一年级新生缴交的捐资助学资金86万元在财务账以外存放,部分资金用于教师学习费及劳务费,并违规销毁了部分相关资料。为此,代表建议严肃查处执信中学、协和小学等存在较严重乱收费的学校及有关人员,并取消学校“捐资助学专项资金”项目,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和规范高中“三限”政策,从严控制择校生招生比例和分数,制定合理的标准。

  两校违纪行为已通报批评

  有关部门日前答复代表建议指出,今年1月,对执信中学、协和小学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市教育局已分别在广州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以及广州市教育系统年度工作会议上给予通报批评。市监察局和市教育局专门就进一步处理两校违纪违规的问题召开会议进行了研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市教育局负责查处两校违纪违规问题。

  目前,市教育局纪委报经教育局党委同意,已对两所违规学校及有关人员立案,将按照有关政策法规严肃处理。

  捐资助学金可改善薄弱学校

  答复指出,捐资助学是国家法律允许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的行为,不属学校的收费。目前在接受社会捐资中,学校只是代替教育行政部门向自愿捐资助学的学生家长收取捐资助学资金款项,并给学生家长开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捐资助学票据。同时,各学校要将所有捐资助学资金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及时足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由政府统筹安排,重点用于改善相对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距。

  答复认为,“捐资助学专项资金项目”与当前存在的教育乱收费现象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确实存在对捐资助学资金如何进一步规范管理、使用和监控的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