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埔古港南海神庙中旬迎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6:22 信息时报

  

黄埔古港南海神庙中旬迎客
工人们日夜紧张施工,黄埔古港仿古建筑初现新貌。时报记者 黄亦民 摄时报讯 (记者 王丽凤 蒋隽 实习生 陈志光 通讯员 穗宣 丘秉春) 7月18日,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商船将复航广州,据有关人士介绍,作为迎接哥德堡号到来的重要场所:黄埔古港及南海神庙,7月中旬就将整修完毕,广迎天下客。

  古港雕塑成一大景观

  昨日,时报记者走进黄埔古港及南海神庙。从海珠区石基村口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不宽却有着浓厚古朴风格的古港巷道。古港巷道的右边是古港公园,哥德堡号纪念雕塑则成为了公园的一大景观。它以浮雕的艺术形式再现历史情景,其中浮雕墙总长5.2米、高3米、厚1米、重约40吨。

  纪念展示区回归历史

  古港巷道左面是一系列的仿古建筑。这里是纪念展示区,其中包括黄埔税馆、永靖馆(兵营)、买办馆和夷务馆。其中黄埔税馆是整个建筑群中的核心部分,采用青砖灰瓦的历史格调,立面设计严格按照清康熙年间官式建筑做法并结合岭南特色力争恢复古港建筑群的历史原貌,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饰,预计7月中旬将可对外迎客。

  再往前走,就是古港码头遗址,据了解,这里原来是一片淤泥塘,目前正在进行全面的清淤工作,清淤后的古港码头池底标高为珠江高程-4.6米,届时,尊贵的瑞典客人将乘坐“南海神。广州日报号”从这里启航前往南海神庙。

  建设工程明天凌晨完工

  据现场实施单位的负责人介绍,黄埔古港建设工程包括道路建设、仿古建筑建设、古港公园建设、水利堤案建设、旧房屋整饰工程和景观整治工程。由于受连日的暴雨和暴晒天气的影响,工程进度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但在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下,建设工程、河道清淤工作全都将于7月6日凌晨完工,全部施工单位也会在当日撤场。并于随后进行一些细微的小修小补及室内装饰工作,7月中旬,整个黄埔古港就可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海内外宾客。

  缅甸古树安家南海神庙

  昨天记者在南海神庙一期工程现场了解到,整个工程将于7月10日全面完成。整治后的南海神庙布局为北广场区、庙东西两侧休闲活动区、南广场区、人工湖滨区和旭日商业街5部分。构建成了以南海神庙为核心的水、陆旅游路线。一期工程总投资为1.15亿元,其中建设资金7100万元,征地拆迁费4000多万元。

  在现场记者看到,面积120亩的人工湖波光粼粼,杨柳依依,虽然还有扫尾工程在进行,但已能领略到古代“庙前祭海”的旧貌。庙东西两侧的休闲活动区进行了修缮和园林绿化建设,目前这部分工程已经全面完成。南广场占地9600平方米,目前完成70%工程量,计划于7月10日前完成任务。

  同时进行的周边道路改造工程有电厂西路改造及临时停车场工程、电厂北路道路及排水工程、风度大街道路及排水工程和旭日街改造工程。以上四项工程都已经基本完成或接近收尾阶段,计划于7月10日前完成。

  走进南海神庙,四棵“大波罗树”参天屹立,他们来自缅甸,都50多岁了。据了解,为了恢复南海神庙古树参天的旧貌,黄埔区特意从缅甸买来波罗树、木棉、菩提树等20多棵古树,种植在神庙各个地方,每棵树价值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其中最老的一棵菩提树超过100岁,苍劲有力。

  神庙历史前推了几百年

  借助整治工程的契机,广州市考古队进驻南海神庙,经过7个多月的勘探和考古,有五大考古新发现,发掘了四大遗址和不少珍贵文物。记者获悉,南海神庙将申报国家和世界文化遗产。

  在这次南海神庙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勘探工作中,发现了“九五至尊”清代码头、明代古码头和一条清代古道,宋代到明清各个时代的古建筑遗址,以及战国文物,将神庙历史前推至战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