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兴教强区”的生动实践——解析眉山市东坡区的教育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7:2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6月26日,捷报不期而至。人口83万,不到全市四分之一的眉山市东坡区,高考再创空前辉煌,衡量高考成绩的四大重要指标均居眉山市第一。

  ———本科硬上线2527人,占眉山市本科硬上线6890人的36.68%。本科硬上线比例41.41%,比眉山市本科硬上线率35.48%高5.93%,眉山市第一。

  ———本科硬上线万人比达30.14,比眉山市本科硬上线万人比19.86高10.28。眉山市第一,在全省亦位列前茅。

  ———上重点本科线人数595人,占眉山市重点本科硬上线1347人的44.17%,眉山市第一。

  ———优尖生人数眉山市第一。眉山市文科前100名中东坡区占48人,眉山市理科前100名中,东坡区占了50人。更为可喜的是,眉山市文科和理科状元都出自东坡区的同一所学校———眉山中学。

  获悉全区高考成绩,东坡区区委书记杜紫平欣然抒怀:“区委、区政府要为今年高考开庆功会!”

  3年前与东坡区区长周孝平交谈时,他畅谈了政府投入对教育的高度“倾斜”。3年后面对这个傲人的成绩,周孝平会心而笑:“政府钱袋很紧,但对教育是舍得花钱的,2005年全区地方一般财政收入1.52亿元,教育支出占8000多万元。多年的咬牙投入换来年年教育捷报,划算得很!”

  从1998年高考本科硬上线近300人,到2000年1066人,到2003年1611人,直到今年到达新的高度,诗书城的“教育现象”引起了众多教育专家的关注。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苏宗林诠释:“这得益于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得益于‘兴教强区’战略的生动实践!”

  合力办学催生先进教育理念

  东坡区1996年“普九”完成。1997年底,苏宗林走马上任,出任区教育局局长。1998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兴教强区”战略,目标直指“创办一流教育,建设教育强区”。

  9年高考,连年奏凯,9年增长8倍,一年胜一年,这不知道算不算一种传奇,但肯定是一种幸运,这幸运不仅属于东坡教育人,更属于83万东坡故里人。苏宗林感言:“东坡教育人是幸运的,最大的幸运来自于区委、区政府始终如一的关心重视,优先发展教育,甚至于‘袒护’,攻艰破难出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短短几年,东坡教育何以进境如斯?要回答这个问题,自然应当求诸于“如鱼在水冷暖自知”的东坡教育人。

  党政重视乃是“定海神针”。区教育局党委认为,倘若没有党委政府的重视,教育无疑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东坡教育之所以蓬勃挺进,皆因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坚定不移,分管领导经常深入调查研究,为教育排忧解难,区人大、区政协对教育的情有独钟。

  创新理念是前行指南。近年来东坡教育发展的每一步都有创新理念形影相随。东坡区采取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全区学校行政领导干部和优秀骨干教师的培训,选派部分校长、教师到全国、省内学习培训,吸取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促进全区教育教学改革始终走在前列。

  同时得益于对全区教育发展进行了及时调整和科学定位。一是坚定不移地围绕“创办一流教育,建设全省教育强区”目标,奋力推进。二是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育人至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理清思路,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提高,重点突破,创新发展,突出特色。”四是更新教育理念,坚持“课堂以学生为主,课改以教师为主,治校以校长为主,评估以综合为主”。由于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办学思想端正,促进了全区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整体推进

  追求高品位教育均衡

  追求教育的高位均衡,一直伴随和贯穿东坡教育发展进程的始终。注重“整体推进”,但又“突出重点”,以改造农村薄弱学校为重点,改善办学条件,整体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998年以来,东坡教育好戏连台,改善的薄弱学校、实施布局调整,并在危房改造及配套资金分配上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截至2005年,全区注入农村学校建设资金达9000万元,占全区教育总投入的65%。调整合并农村初中6所,村小163所,村小由1998年的232所调整合并为现在的69所。全区新建学校10所,投入1.1亿元,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改扩建学校13所,投入7200万元,新增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在积极发展中分别规划,分步实施,分类发展。东坡区的教育均衡发展步履坚实。

  分别规划,主要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与培养上。区教育局首先规划的是普通教师的使用与发展。在核定教师编制时有意向农村倾斜,1998年以来,全区新增教师安排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占新增教师的95%。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高级专业职务聘任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不断改善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城乡教育对口支援的力度。

  分步实施,体现在强化管理,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使全区学校管理水平保持在大致相当的水平。东坡区的教育分类发展,最显著的体现是公办、民办的共同发展。

  近年来,东坡区共建民办学校12所。仅城区民办学校在征用土地和工程建设方面,就按规定减免相关费用500多万元。如今,全区民办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占全区中小学生总数的11%,涌现出育英、映天、外国语等办学有特色、规模逾千人的民办名校。

  均衡发展是整体发展,但不是低水平、低层次上的整齐划一发展,而是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2000年底,苏宗林亲自带队,用2个多月时间,对全区所有学校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优质、特色、精品”的特色教育理念。一时间,全区学校风起云涌,各具特色、各有章法的探索层出不穷。

  创新机制

  激活教师队伍一池春水

  谁掌握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谁就胜券在握。区教育局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大刀阔斧进行教育改革。

  第一招破除教师职务终身制。建立起“竞争上岗,择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全员聘用合同制。全区有754名教职员工在改革中被精简下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随之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二招“洞开门户”筑巢引凤,不拘一格选人才。东坡区教育局实行了特殊政策,拓宽用人渠道,积极引进优秀拔尖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地优秀骨干教师到本区任教。此招一出,具有高学历水平的300多名优秀教师纷纷“落户”东坡区。

  与此同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对全区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实行了科学量化考

  核和层层选拔推荐;优胜劣汰中,许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共择优选聘了600多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充实

  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有力推动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在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同时,东坡区还及时调整了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全区共撤并村小22所,教学班80个,精简教师112人,501个自然村,保留村小193所。一举改变过去村小“小而全”的状况。初中在坚持相对集中,适度扩容的原则下,先后撤并了2所,12个教学班,减少教师30多人。通过调整,全区农村中小学布局更为科学,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仅此每年节约教育经费就达200多万元。

  改革为整个师资队伍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全区教师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危机意识空前高涨。自我“充电”的奋进精神倍增。近年来,参加本科函授或进修的教师由改革前的200余人猛增到现在的2000多人。9年间,东坡区已开展了三次“青年骨干教师”和两批“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评选。一支素质过硬、结构精良、师德高尚,基本符合现代化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在东坡区已基本建成。

  高中突围逆风起舞一路歌

  1996年,东坡教育走近了自己的拐点。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东坡区初中小学教育环境良好,再加之新一轮的人口高峰迫近,走出初中校门的毕业生自然涌向高中校门。不属义务教育范畴的高中教育恰恰是东坡区教育的软肋。1998年前后,东坡区初中毕业,高中入学高峰如期迫近。发展高中教育已突然变成了一个无需讨论的命题。

  2000年,区委、区政府对全区高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研究制发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的通知》,创新出台了6条开明政策,解决了资金、师资等关键性问题,为高中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按照规划,通过3年努力,全区高中、职高、中专学校每年招生达7000多人,在校高中生达20000人以上。初中毕业生每年升入高中阶段就读的比例达85%以上。如今这些目标任务已如期完成。

  加强硬件建设,形成加快高中教育发展。一是坚持政府投入与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集中改造扩大了城区与农村高中,解决了农村子弟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高中的问题。二是城区高中坚持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壮大了办学规模。让民办学校举办高中班。三是积极推进高中学校后勤服务改革,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增强高中教育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促进高中教育发展。

  播撒辛劳,收获希望。1998年以来,东坡教育多渠道投入上亿元,使学校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办学水平大大提高,校园建设的品位和档次都上了新台阶。思蒙、多悦、万胜、永寿、太和等农村高中按照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等办法,改扩建总投入4000万元,新征土地80亩,完成建设项目30多个,新建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学生住宿楼等40000多平方米,5所农村高中办学规模由原来的36个高中班扩大到110个。

  城区高中多渠道筹资1亿元,学校办学规模由原来的59个班扩大到146个班,能容纳学生9000多人。眉山中学投入3600万元,新建田家炳实验中学,已于2003年秋季竣工投入使用。2004年又投入1000万元,征地90亩,用于规划新建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24000多平方米,总投入3200万元,全力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有志者,事竟成。东坡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定支持下,在东坡教育人的潜心苦修之下,终于迎来了奇葩怒放,光艳照人的时刻。区委书记杜紫平告诉东坡教育人:“我们就是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教育是党委政府的职责,解决教育困难应该是我们干部的良知所在!”

  曾经低谷徘徊的东坡教育,冲出高中教育这一突破口,从此一路高歌。

  (雨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