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排行榜岂能成牟利工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7:36 新华网

  奚旭初

  每到高考时节,各式各样的大学排行榜就接连被推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反对各种机构对大学进行综合性排名,因为很难保证其公正性。资料显示,自1987年以来,已有各种版本的大学排行榜约100个。(7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

  不到20年的时间竟然评出了大约100个大学排行榜,平均一年要冒出5个,真叫人大跌眼镜。有人甚至鼓吹对大学进行排行既可促进大学竞争,又能引导学生择校。这种说法听起来很美妙。但20年出100个大学排行榜,版本五花八门,排行七颠八倒,同一所大学,在这个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在那个排行榜上名落孙山,连自己都找不着北,又如何引导学生择校?

  至于促进大学竞争,那更是自欺欺人。《联合早报》曾对中国大学排行榜的现象进行过报道,称“黑箱操作多”。文章披露,花50万元可以进入某些排行榜的前100名。当然也有便宜的排行榜。北京某机构打电话给西安一所大学,让他们参与一个排名,说想评第一名交7万元,讨价还价之后,对方说那就3万元吧。还有大学称,他们经常接到一些要求参加排名的电话,对方口气很大,甚至说自己是国务院的,只要交钱,想要什么荣誉就给什么荣誉。除了交钱买排名,还可以通过商业化运作掌控排行的话语权。有一所大学,居然有3人出任一个大学排行榜的评委。这样的优势,使该大学在排行榜上毋庸置疑地名列了榜首。而主办者在排行中获取了多少经济效益,那就属于“商业秘密”了。

  不明不白排出来的大学排行榜,明明白白的是这样的大学排行榜既在搞钱又在搞笑。越来越多的排行榜已引起一些高校的反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最近专门写了“致青少年学子的一封信”,提醒参加高考的年轻学子在选择学校时,不要盲目浮躁随大流,尤其不要被市场化运作的所谓大学排名榜所诱导。朱清时对莘莘学子的告诫,又何尝不是对大学的拷问?今天许多大学都把办一流大学挂在嘴上,然而沉湎于被人搞钱自己搞笑的排名榜,休说一流只能是梦,末流倒会不请自来了。《市场报》 ( 2006-07-05 第01版 )

  来源:市场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