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镇人均住房数字背后的疑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7:40 大众网-大众日报

  建设部近日公布的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显示,按户籍人口统计,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逾26平方米,浙江、上海、北京列前三。浙江人均34.80平方米,上海为33.07平方米,北京为32.86平方米。全国城镇私有住宅建筑面积87.9亿平方米,住宅私有率为81.62%。(7月4日《竞报》)而此前建设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私有率远远高出美欧,成为世界第一。

  单从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状况是好的,但是,透过这些数字,还是让人们有不少疑问。

  疑问一,这个统计数字是以户籍人口统计的,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上海,3口之家能够平均拥有近百平米的住房,是小康的住宅水平。但是,在这几个城市繁华地段买大房子的人,恰恰有不少是外地即将退休的官员,发财的商人,炒房的投机者,他们在这些城市大多没有常住户口。这显然使按常住户口平均的数字大打折扣。如果把这些没有户口的购房者人数加到分母中去,则得出的平均数字必定会下降不少。

  疑问二,这么大总量的住房,是如何具体分配的,在广大的居民中是如何分布的?同样是7月4日的《北京晨报》报道说,国家统计局主管的中国国情研究会与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近日发布《2006中国生活报告》显示,年收入超过11万元高收入群体中33%的人拥有两套住房,10%的人拥有3套及3套以上住房,所有被调查者的户均住房面积为113平方米。这就是说,虽然中国住房总量不小,但其产权分布是极不平均的。在这种极不平均的产权分布面前,平均数字的意义,大打折扣。

  疑问三,畸高的住房私有率证明什么?住房私有率是住房总面积中,私有住房面积在总住房面积中的百分比。近82%的私有率表示的仅仅是,100平米的住房中有82平米是私有的,但这与多少人拥有这82平米,没有关系。而现在关于住房私有率的种种宣传中,给人的错觉是,住房私有率是指拥有私人住房的人口占居住人口的百分比,但是,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个概念。

  住房私有率仅仅是与住房公有率相对而言的,畸高的住房私有率表明,政府的公房拥有率极低。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贫困无助居民的住房问题,须得政府用廉租等方式予以救助。如果政府手中没有可以出租的廉价公房,那么,城镇困难群体的住房就没有希望。

  事实上,欧美等地并不高的住房私有率,恰好就是因为他们还有相当的公房用于出租,以解决困难居民的住房需求。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关于住房问题的国际研讨会上,丹麦专家介绍,他们的政策几乎是全民租房——主要是向政府租。(5月15日《广州日报》)显然,他们的住房私有率极低。这就是说,住房私有率的高低不但不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政绩,而且这种高数据后面还蕴藏着危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