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能人”朱老板入狱1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8:13 深圳特区报

  三年发家史的背后隐藏走私超亿元大案

  “能人”朱老板入狱10年

  【本报广州7月4日电】(记者李明通讯员廖克强黄天祥)在周围的人眼里,朱某是个“能人”。因为他仅用了3年时间,便挣大钱发了。但大家没想到的是,这名身为东莞市常

平某塑胶原料厂老板的朱某,表面风光的背后竟隐藏着令人不齿的罪恶。而且,他原本也不姓朱,姓刘。这三年来,他赖以发家的捷径就是大肆走私,偷逃国家税款达2400多万元。日前,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生效判决,化名朱勇的刘某将在深牢大狱中度过10年光阴,此外还将接受700万元的罚款。记者今天从黄埔海关了解到了首次披露的破案的详情。

  朱某姓刘

  前年底,黄埔海关的缉私警察盯上一直用朱某这个姓名“活跃”在商场的刘某,他的发财路终于走到尽头。刘某的落网,还得从一起海关总署缉私局督办的大案说起。

  2004年12月,黄埔海关缉私部门获得相关线索,显示东莞清溪某塑胶制品厂进出口经营情况表现异常。缉私部门当即组织人员下厂核查,果然发现有“猫腻”。在调查中发现,涉案厂家清溪某塑胶制品厂的数名高级主管人员在三年多时间里,将本厂保税进口指标提供给他人通过伪报贸易性质方式走私进口各类塑胶粒共5000多吨,案值高达1.04亿元,偷逃税额2103万元。

  此案是黄埔海关缉私局下属东莞海关缉私分局成立以来查获的最大一起走私案件。由于案值巨大,案情逐级上报后,海关总署缉私局将其列为挂牌督办案件。

  幕后黑手

  在该案中收买保税指标走私货物并不直接出面的神秘货主究竟是谁,私货又是在谁的组织之下走私进来呢?

  侦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幕后人物在一团迷雾中渐渐清晰起来。专案组发现,东莞市常平镇某塑胶原料厂老板朱某与涉案厂家往来频繁,具有较大走私嫌疑。通过深入侦查,朱某与涉案厂家老板、经理以及董事长助理多次谋划,先后190多次利用该厂来料加工合同手册走私进口塑胶粒5231吨的犯罪事实终于浮出水面。

  案情基本明了,海关缉私警察当即出动实施抓捕。但朱某的住所却已是人去楼空。原来当清溪某塑胶制品厂东窗事发之时,敏感的朱某已经感到大势不妙,匆匆收拾一下便开始了自己的亡命之旅。

  由于案情复杂、涉案企业多、分布面广,专案组面临着各种困难。经过26天的连续奋战,最终查实清溪某塑胶制品厂老板陈某等将该厂保税进口指标提供给朱某,伪报贸易性质走私进口塑胶粒的犯罪事实。

  经过进一步摸清朱某的底细,专案组还发现朱某还存在参与其他走私活动的嫌疑,同时积极开展追逃抓捕行动。2005年8月2日,朱某在逃亡8个月后被东莞海关缉私分局抓获。

  案中有案

  朱某到案后,办案人员在对其身份资料进行仔细核对时,却发现“朱某”竟然只是为了掩盖走私所使用的化名,其真实身份却是刘某。

  刘某由于长期从事此类走私活动,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海关缉私部门难以发现有力证据,因此拒不认罪。专案组抓住刘某好大自满的性格弱点和既抗拒执法又畏惧惩罚的矛盾心理,不断进行政策教育,同时精心组织进一步搜集证据。在政策教育和大量证据面前,刘某终于交待了其参与上述走私犯罪的事实,同时还坦白交代了参与其它走私案件的事实。

  原来,2001年11月至2004年12月间,刘某在利用清溪某塑胶制品厂保税指标大肆走私塑胶的同时,还多次利用东莞桥头某胶粒制品厂以及东莞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的保税指标走私进口塑胶粒。

  8人获刑

  法院审理查明,刘某利用或介绍他人利用三家企业的合同保税指标共走私进口塑胶粒6137吨,价值1.18亿元,偷逃税款2414万元。日前,刘某为这一切付出的代价是10年的漫长刑期,以及700万元的罚款。

  该系列案中主要涉案厂家东莞清溪某厂被判处罚金500万元,包括3名高级主管人员在内的4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至七年不等;涉案厂家东莞桥头某胶粒制品厂老板郭某因倒卖指标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判处罚金500万元,而协助办理申请备案、报关、核销等手续的该厂报关业务员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并处罚金34万元;另一涉案厂家东莞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被判处罚金95万元,该公司经理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