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掘银杏叶中的“宝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8:53 东方网-劳动报

  ———记市职工科技创新英才、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公司谢德隆

  创新先锋

  从制药工厂一线的工人成长为一名中药研究和教学的科学工作者,再到银杏药品中、澳、英、美国际发明专利的第一专利人,“自主创新”是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谢德隆几十年来职业生涯最醒目的关键词。

  新理论挑战西方权威

  15年前,当谢德隆得知德国、法国利用从中国进口的银杏叶原料进行加工,再把“洋银杏中药”出口到中国,并且独占了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国际市场时,时任国家天然药物进口审评专家的他再也按捺不住了:“为什么我们要将祖先首先发现的银杏药用价值拱手相让?”于是,他率领以海归科技人员为核心的银杏叶制剂攻关团队,开始了艰难跋涉。

  谢德隆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用复合成分开发单一植物源新药”模型,挑战西方单一成分“愈纯愈有效”理论。这种植物药研发的“鸡尾酒”理论在国际医药界引起了广泛反响,为全面开发利用包括中药在内的世界天然药物,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美国发布的“植物药开发指南”明确采纳了复合成分开发天然药物的思路。

  研发成果获多国专利

  15年后,谢德隆率领的团队研制的新一代银杏叶制剂原料“银杏酮脂”及其产品“杏灵颗粒”、“斯泰隆”已蜚声海内外。其特有的制作工艺,全面修正了西方“溶剂提取原理”。其药效经临床证明,已突破了德国同类产品仅能证明对脑血管疾患有效的效用范围。

  以谢德隆为第一发明人的银杏叶研发成果,不仅取得了中国发明专利,还获得了澳、英、美药物发明授权证书。尤为令人瞩目的是,有关产品已通过美国FDA预审,直接进入临床使用。这开创了中药产品进入世界最高医药权威机构新药临床的先河。

  银杏产品销售额达5亿元

  面对接踵而来的成功和荣誉,谢德隆没有止步不前,他深知科技发明的生命在于迅速走向产业化。2000年,他带领科技人员成功组建了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自投产以来,已实现银杏系列产品累计销售额5亿多元,创利税1.5亿元。目前,投资2亿元的银杏产业化基地,已作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示范工程在上海诞生。

  □滕莺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