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家访谈:“发现”号再赴太空“承前启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9:0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5日电(记者栾海)“时隔一年后‘发现’号航天飞机再赴太空,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专家庞之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庞之浩说,此次发射的最重要意义就是检验一年来“发现”号航天飞机安全性能改进工作的成果。去年7月“发现”号复飞时,脱落的大块隔热泡沫材料足以对其造成毁灭性损

伤。此后,美国宇航局改进了一些重要部件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其中最显著的变动是舍弃了覆盖燃料箱外电缆和增压管线的泡沫层。

  宇航局安全主管和首席工程师认为,这些改进还不够彻底;而宇航局局长格里芬说改进工作已达标,主张尽早发射。庞之浩认为,航天飞机带着重大“分歧”升空的情况很罕见,所以此次发射风险较大。

  庞之浩说,在综合此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地面控制人员会借助航天飞机上的传感器、摄像机,全面监测其飞行;国际空间站将在“发现”号与其对接前,拍摄“发现”号体表的伤痕;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将对航天飞机全面体检,并对破损处及时修补;如果“发现”号出现重大故障,其乘员将在空间站内等待“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前来救援。

  庞之浩说,“尽早发射‘发现’号可能是美宇航局在空间站建设任务压力下作出的选择。”国际空间站迄今只建成了一半多,而且其总规模已经缩水,建设进程再拖延下去将影响空间站诸多计划的实施和航天飞机在2010年退役。

  庞之浩说,“发现”号完成此次任务后,国际空间站总人数将恢复到3人,以便开展更多的工作。此后,美宇航局将用航天飞机陆续为空间站运来欧洲的“哥伦布”实验舱、日本实验舱、美国居住舱和大型太阳能帆板等设施,在2010年前完成空间站的主要建设任务。美国将把航天工作的主要着眼点由近地空间转移到月球和火星,其载人航天器将全部使用更先进安全的“乘员探索飞行器”。(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