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东美协春华秋实五十载 将举行系列纪念活动,名画家亲述创作经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9:04 南方日报

  核心提示

  今年是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经历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广东美协从最初首批会员163人,发展成一支拥有2700余名会员的强大力量,被认为是全国最优秀的省级协会之一,近年来在各类全国性美术展览中入选和获奖作品居于前列,更奠定了广东美术大省的基础。

  近期,广东美协将举办经典美术作品评选以及全省美术作品展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回顾历史经典,激励新人新作。在此之前,记者采访了广东美协主席许钦松和几位著名美术家。许钦松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来说,为时代、为民族留下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作品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潘鹤:《艰苦岁月》(1957年)

  规格:50×85×83cm材质:铸铜

  经典回望

  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在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方面,潘鹤的《艰苦岁月》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作品。它以动人的形象,体现了最能在观者心灵中激起共鸣的主题。如今《艰苦岁月》已成为各种中小学美术欣赏教材及百年美术必收录的作品之一。作品原件现存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口述经历

  拨通潘鹤手机的时候,他正在黄埔一家医院里住院,原因是突然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无法站立。老潘号称“八十猛男”,说话声如洪钟,病榻上仍在忙活着湖南、四川等地十几件大型雕塑的约稿,抱怨成天打针吃药太无聊。认识他的人都说,老潘要不是凭着这股倔脾气,就不会有《艰苦岁月》了。

  这件作品诞生50年以来,老潘逢人就得解释,这不是讲工农红军长征的作品,这是讲解放海南岛的事,可似乎没奏效。至今,“袅袅笛音,把人们勾回到国难深重的三十年代”之类的解说仍然四处可见。

  1956年中央军委政治部为建军30周年美术展向全国征集作品。当时在华南文联工作的潘鹤分到的“命题作文”是一幅表现四野解放海南的宏大情景的油画。

  潘鹤在海南岛采风期间得知,海南岛解放之前20多年,当地数万游击队员只剩下23个人。在掌握了一些内部资料之后,老潘大胆“违抗”了上面要求画木船渡江大场面的指示,选择了一个老战士和小战士的形象构思——在艰苦岁月里,老战士吹奏起快乐的笛子,嘴角微溢着笑意,小战士托腮倾听,若有所思。第一件油画草稿交上去后不出所料被毙了,因为“没有表现革命高潮和胜利”。老潘很不服气,在当时美协领导的指点下,又在原稿基础上改成雕塑。“当时全国作品送审都结束了,我是抱着等待批判的心情再次送上去的。结果批判一直没有到来,反而是全国200多家报纸期刊登出了我的作品。”

  1960年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成立后,《艰苦岁月》被选中,放置在军博大厅里,还曾被复制成8件迷你“礼品装”送给外国元首。虽然从未在国内进入市场,但不断有外国画廊、美术馆来找潘鹤表示有意收购。潘鹤跟人说:“这是表现共产党的作品,你们资本主义国家要它去做什么?”对方答得很妙:“不管什么主义,什么时代,都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久前北京传来消息,中央军委准备将《艰苦岁月》重新放大,置于军委大厅中。老潘说:“在这个无数艺术品昙花一现的时代里,我的作品还能为人欣赏不被遗忘,我觉得很欣慰。”

  林墉:《巴基斯坦组画·新娘》

  (1981年)

  规格:67×68cm纸本设色

  经典回望

  《巴基斯坦组画》创作于1978年至1983年画家3次访巴期间。对于这组作品,画家自己的评价是“我不追求沉实或高昂或伟大,而注意美本身的张力、人生的深刻性,还有色彩的丰富性。”

  口述经历

  在圈子里,林墉经常被人说成“美女画专家”,“整天卖美女”,而且“美女就卖一只眼睛”。买的人偏偏就喜欢这巴基斯坦女郎总是躲在面纱后面用“一粒目”望着人。

  林墉喜好画美女由来已久,家里有4个姐姐,后来老婆又给他带来4个妹妹,从小就认定“女人漂亮,男人不好看”。对印巴美女的偏好更是“源远流长”:“我童年时期一看印度、巴基斯坦电影就会激动。非常喜欢那里的音乐、衣服,她们的形象,她们的舞蹈。”

  1978年,全国美协挑选出5位画家组成代表团到巴基斯坦访问。5人之中,林墉年纪最轻,时年38岁。他还是5个人当中唯一画人物的。

  在巴基斯坦画了3个多星期,回国之后林墉举办了画展还出版了专题画册,后被巴基斯坦驻中国领事馆的人看到,惊叹“原来巴基斯坦可以这么美!”遂由巴方邀请林墉及其夫人苏华于1981年和1983年两度访巴。

  林墉笔下的巴基斯坦有一种单纯的喜气,《新娘》和《舞蹈演员》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佳作。画家将中国画传统的工笔和写意技法结合,通过斑斓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塑造了明媚、含蓄、典雅的东方少女形象。《新娘》的原型是林墉在一个公园偶然撞见的迎亲队伍中花枝招展的异国美娇娘;而《舞蹈演员》的原型则是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一个歌舞团里的女演员,“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才19岁,疯疯癫癫的,爱说爱闹。”女孩如同画中人一样拥有水一般的眼神、阳光一样的笑容。

  此后几十年间,林墉画人体、画禅宗、画山水,但印巴美女一直是“保留节目”。很多人以为林墉把当年扬名天下的《巴基斯坦组画》都卖了,可林墉不紧不慢地澄清,“我是一流的画收藏,二流的拿去卖,三流的送人,写生的至今一张不卖,历史画也基本上没有卖。”拍卖场上屡屡露面的署名林墉的作品,林墉说半数都是假的。

  汤小铭《永不休战》(1971年)

  规格:102×131cm油画

  经典回望

  在1972年的全国美展上,广东画家汤小铭一人展出了《永不休战》、《女委员》和《虎门民兵》3幅油画,被誉为“单打冠军”。其中《永不休战》中的晚年鲁迅,眉宇紧锁、目光犀利、神态坚毅,被当年的评论文章认为是“当时所有描绘鲁迅的美术作品中最杰出的”。《永不休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76年,被中国邮电部印制成纪念邮票发行。

  口述经历

  1964年,汤小铭从广州美院毕业,先是赶上“四清”运动,后来又是“文革”,下放到三水县干校。

  1971年,鲁迅博物馆筹备重新开放,欠缺一张鲁迅先生晚年的照片,决定用油画代替,刚好把任务交给了汤小铭。当时汤小铭已整整6年没有“碰过”油画了,他说,当时感觉就像“一个饿久了的人,碰到一块肥猪肉”,很大程度上是抱着“过把瘾”的心态,“我没有任何负担,只是想怎样把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全都表现出来。”

  在一番资料收集后,鲁迅晚年抱病坚持鏖战的“猛士”形象在他的脑海中已经非常明朗清晰了。

  在1972年的全国美展上,《永不休战》中的“灰调子”和鲁迅膝盖上的毛毯成为画家们谈论的热门话题。汤小铭回忆说:“我并没有要刻意地与当时‘红、光、亮’的主旋律唱反调,毛毯的‘薄涂抹法’也并非刻意而为。我的创作动机源于我当时憋了太久想释放的状态。至于后来一些评论家们揭示出来的那些深刻的思想背景——对‘四条汉子’的批判,也完全是别人附加的,我始料未及。”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许钦松:

  半世纪历程三阶段回顾

  广东美协走过的50年历程可分3个阶段来回顾。第一阶段,从1956年广东美协成立到“文革”前。这一时期,广东美术界以反映工农兵火热斗争的生活内容、表现新中国各方面伟大成就为主线,涌现了黄新波、胡一川、关山月、黎雄才、潘鹤、方人定、梁永泰、刘仑、蔡迪支、尹国良、徐坚白等画家,代表作品有黄新波的《年轻人》、关山月与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以及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等。

  第二阶段是“文革”十年。这一时期受极左思想影响,文艺作品强调政治作用,但广东美术家仍然按照艺术规律进行创作,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品。比如杨之光的《矿山新兵》、汤小铭的《永不休战》、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关山月的《绿色长城》、林墉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等。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美术界思想活跃、创作热情高涨、艺术手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新的艺术样式不断涌现,并表现出作品数量多、获奖数量多、艺术人才多等特点。代表作有邵增虎的《农机专家之死》、郑爽的《黑牡丹白牡丹》、王肇民的水彩精品、王玉珏的《卖花姑娘》、赖少其的《孤云与归鸟》、林永康的《缫丝女》等。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郭珊

  实习生李培王蔓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