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宣传荣辱观莫将糟粕当精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09:29 四川新闻网

  时下,各地都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力求使“八荣八耻”深入人心。笔者也有幸参加了一些讲座,注意到有些教师在宣传教育中,大讲儒家礼教思想,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等级观念和宗法观念和“愚忠愚孝”等封建糟粕当作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精华来传授,并看不惯青年人的某些“自由自主”行为,大声哀叹“世风日下”。

  礼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和统治中,起着规范和支配人们的选择和行为,同时也

成为中国向现代化发展的重重阻力。鲁迅称之为“吃人的礼教”。曹雪芹的《红楼梦》、巴金的《家》、《春》、《秋》对此都有深刻的揭露。中国的“五四”运动更是对封建文化的反叛。

  笔者以为,对家人应该“孝顺慈爱,尊老爱幼”;对友人应该“忠诚守信,真心实意”;对社会应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对国家应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但更要追求的是“平等、民主、自由、法治”。试想一下,我们在二十一世纪,如果还是穿着“长袍马褂”,还是灌输“愚忠愚孝”思想,大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礼仪,中国还有希望吗?

  我们现在要宣传弘扬的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各位礼仪教师,首先应该改变思维方法。余秋雨先生说,“在知识的问题上,中国自明清以后便习惯于把记忆放在首位,这就构成了中国文化‘向后看’的保守倾向,在中下层知识界直至普通民众中影响尤其严重。”对待历史遗产和创造,比较中西方文明,“不能不关注一下这个对比:我们在收集古代文献,他们在探索现代未知;我们在诠释,他们在实验;我们在缅怀,他们在创造;我们在咬文嚼字,他们在田野勘察――”,这种使中国文化“不得不低头垂泪”的教训,难道不应该汲取?

  文化人们,礼仪老师们,请少些无益的哀叹,多些勇敢的创造,多给人们以幽默和笑声,让人们在自由的欢乐中守礼仪,重礼节,讲礼貌,让社会充满发自内心的微笑。(作者:章晓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