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如此变味的“勤工俭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12:00 光明网
周运华

  据《重庆晚报》6月21日报道:上周四,重庆市璧山县丁家镇的废品收购站接待了几个特别的顾客——丁家小学的小学生一大早相约买废纸。原来学校搞勤工俭学拾废旧活动,要求学生期末时交几斤废纸到学校,学校再统一出售给废品收购站。一些学生找不到废纸上交,只有到废品收购站去买。

  买废纸的学生告诉记者:“学校要学生交6—10斤废纸。”有家长称,学校要求六年

级学生交10斤废纸,其他年级交6斤。有些学生家没有废纸,只好拿钱到废品收购站买来废纸。该校校长郭兴海称,勤工俭学拾废旧活动已开展两年多,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变废为宝”。卖得的钱按每班上交的废纸数量分配,这些钱由班主任支配,用于开展班上集体活动。

  其实,学校在学生们中间开展勤工俭学,把学校周围各种废品进行回收,然后累计起来送到废品收购站进行处理,有利于从小教育、培养孩子们艰苦朴素的思想意识。如果,老师利用勤工俭学变相的要求规定学生们要上交多少斤废品,就是“勤工俭学”,从而误导学生从废品收购站里购买废品在上交老师,然后,在由老师转卖给废品收购站。孩子们为完成废品上交的任务,忙碌找废品起来,那还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上。

  学校毕竟是孩子们教书、培育人才的地方,而不是废品收购站。看着每个班上教室后面堆积孩子们上交的废品,连孩子们上课读书的地方拥挤起来,作为老师一边教书,孩子一边读书;孩子们一边上交废品,老师一边收购废品,如此变味的“勤工俭学”,成长中的孩子们该用怎样的眼光看待我们的老师?孩子们掏钱买废品在上交废品,算不算与学校乱收费联想起来,值得有关部门反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