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监督的民主权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16:00 四川新闻网

  许博渊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政治命题,表明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问题和肩上的担子。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落实。

  在现代民主社会,形象和声誉是执政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5年的光辉历程

,光荣属于过去,不能代表未来。共产党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创造新的业绩,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新的荣誉,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历史,共产党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是历史性的,有目共睹。神舟系列上天、三峡工程和刚刚通车的青藏铁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梦想,振奋人心,振奋民族之心。中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每一个持公正立场的人,只要回顾一下八十年代以前的生活状况,都不可能否认这个事实。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前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给执政党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其中,最为人诟病的是贪污腐败。在这方面,我们党作了多方面的努力,组建了纪律检查机构、监察机构,完善了举报制度等等,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抓出了一批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然而,形势依然是严峻的,贪腐之风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我们必须开动脑筋,尝试新的办法,像上述经济领域里的成绩一样,在这个领域里做一些令人民群众精神为之一振的大动作。

  胡锦涛同志6月29日的讲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他还强调了各级党组织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保证人民依法行使监督等民主权利。

  回顾我们党过去二十多年里反腐败的工作,我们可以发现,缺乏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应该是一个教训。人民的监督,包括舆论监督,在许多方面仍然无法可依,地方政府的干扰时有发生,一些地方的职能部门竟然把“监督舆论”当作主要任务来抓,成了“消防队”。他们担心本地区腐败问题报道后影响地方形象,从而影响招商引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短视的。一个地方,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政治清明,吏治整肃,才能具备良好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相反,遮遮掩掩,只能掩盖问题,为腐败分子建筑一堵防火墙和安乐窝,破坏招商引资的环境。

  有一些这么干的领导干部,本身就是腐败分子,起码屁股不那么干净。他们貌似为公,实则为私。他们“监督舆论”的理由很多,什么“影响社会稳定”啦,“打击群众的积极性”啦,等等,这些都是站不住脚的。脓包挤破了比捂着要好,这是常识。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公正,揭露和批判腐败正是维护社会公正不可或缺的手段。至于打击积极性,更是不着边际。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腐败分子被揭露,遭到报应,最令他们高兴,最能激发他们跟着共产党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哪里来的打击积极性一说?

  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讲话得到落实,就可以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参与到反腐败的斗争中来,把腐败分子置于阳光底下。这是中国的“阳光政策”,必将有效地遏制贪腐的发生。现在的问题是各级领导是否真心想落实。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考验,考验他们是否真心信奉马克思主义,是否对党忠诚。人民不要听他们的言论,要看他们的行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