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糖丸为何使孩子健康的身体落下了残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0:15 红网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疫苗(俗称糖丸)本来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可是山东、河北、山西等七八个省份的20多名孩子服用糖丸后,却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这些患儿的家长不约而同地来到北京向卫生部反映情况。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免疫处的杨副处长接待了他们,并对他们的相关问题作了解答。(见2006年7月5日《京华时报》)

  据杨处长介绍,糖丸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的。所谓“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

”,是指由于接种者的自身身体条件不同,疫苗会对极少数人有不良作用。医学上明确规定部分人不宜甚至要禁服糖丸,譬如有免疫缺陷症、白血病者;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发热、口腔溃疡、腹泻以及严重营养不良、活动性肺结核及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等。这就是说,这20多名孩子可能就是不宜服用甚至要禁服糖丸的极少数人。

  从道理上来讲,这服用糖丸的基本常识,无论负责疫苗接种的医疗服务机构,还是政府的主管部门,都是应该知道的。他们应该向家长广泛宣传脊髓灰质疫苗的副作用,询问家长的孩子健康情况,有没有不宜服用糖丸的病史,对每一个必须服用糖丸的孩子事先进行体检等。这是服用糖丸应该做的基本工作,也是医务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倘若做了,那么这20多个孩子所遭遇的惨祸不是可以避免吗?负责这些孩子服用糖丸的医生们为什么不做做这些该做的工作呢?本该是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强行免疫,却损伤了孩子的健康,给这20多个孩子留下了终生的残疾。这是犯罪啊。

  记者在采访此事时,登录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据卫生部公布的疫情报告,2005年全国无脊髓灰质炎发病和死亡病例报告。2006年第1季度和4月、5月,脊髓灰质炎均无发病、死亡报告。而根据相关规定,疫苗不良反应发生后,当地卫生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家检测部门提供疫苗样本,向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发病情况。可是,这20多个孩子接种的疫苗样本无一向国家检测部门提供,这20多个孩子的病例无一向国家卫生部门报告。要如果不是这20多个孩子的家长来到北京向卫生部反映,那么这种危害孩子身体健康的祸事还不能告白于天下。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还有可能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无辜地背上这惨祸。

  20多个孩子所遭遇的惨祸,充分暴露出当下疫苗接种存在的问题。这就是只强调家长必须让孩子接受疫苗接种的义务,只强调疫苗接种的积极作用,而忽视家长必须知晓的孩子接受疫苗接种的权利,忽视疫苗接种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在疫苗接种的规范上、程序上和制度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使疫苗接种“魔鬼”的一面能够从盒子里跑了出来祸害受接种者;当疫苗接种出现不良反映时缺乏必要的应急处置机制,没有严密的措施督促疫苗接种的医疗服务机构向国家主管部门报告,有效防止和减少疫苗接种造成的危害;医务人员责任心缺失,缺乏严谨而科学的工作作风。

  20多个孩子因为接种脊髓灰质疫苗而落下残疾,这是人为制造的悲剧。我们当以这悲剧为戒,好好地反思悲剧造成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拿出切实的解决办法,以免此类悲剧再度发生。

稿源:红网 作者:匡生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