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罗士圈拆迁可否成为城市拆迁的范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0:16 红网

  拆迁问题是社会生活中最为敏感的一根神经,亦成了关系到民生的热点问题。说到拆迁,人们都会认为这是很敏感的话题。正因为如此,“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这个口号使湖南嘉禾县一时名噪全国。从另一个侧面来讲,这个口号也反映出拆迁是一个不得不做同时又是并不好做的事情。它是个临界点,会使各种隐藏的矛盾一下子集中摆到桌面上来,如果解决得不好,就会激化矛盾甚至走向极端。所以,不少政府官员都认为拆迁是当今比较棘手的工作。

  7月2日《民主与法制时报》刊登了《罗士圈:城市危改的民本模式》的报道。读了这篇报道后,眼前一亮,原来拆迁并非一定就棘手,只要以民为本,保护老百姓的利益,把思想宣传工作做到家,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顺利地进行拆迁。据报道,罗士圈是辽宁省沈阳市最大最老的棚户居住区。其拆迁仅用了34天便顺利完成。昔日如同城市疮疤的罗士圈,现在成了生态花园;昔日的罗士圈居民,如今真正过上了城市人的日子。

  纵观各地媒体报道,拆迁纠纷时有发生。说到拆迁阻力,一般都会想到居民的不理解,房主的反抗。我想,假如拆迁像沈阳和平区罗士圈这样做,就不可能有房主反抗。他们没有强制推行拆迁方案,而是提供一条龙服务,连煤气、自来水、房产中介等生活配套服务公司也来到现场。他们首先考虑到的是要让每一户拆迁户都能住上房,政府出面建了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共计13栋楼、可安置1193户的玉带明苑小区,允许拆迁补偿金或者补助费为13万元以下的居民申请购买,每平方米不得超过1800元,比一般商品房便宜五六百元。而有房证的拆迁户每平方米补偿2980元,也就是说政府补偿的每平方米比买新房还要高。连电话空调迁移都给补贴。愿意租房,政府也给补贴。拆一平方旧房补一平方新房,在一些地方看来应是“最惠民”的了,但罗士圈的拆迁政策并不是拆一米还一米,假如你家只有十几平方米,只值两三万,但按拆迁政策中的最低补偿价格,是七万,那就按七万补偿。如果按照一些地方“最惠民”的拆一平方补一平方,就有不少拆迁户住不上房。80岁的姚玉坤老人搬进了62平方米的新房,拆迁前,33平方米的房子和儿子9口人住了50年。“越住越心窄,我都想死了。”老人买这房花了7万块钱,老人兜里9万元动迁补偿费还有盈余。这就难怪姚玉坤面会说“做梦也没想到”——没想到有生之年能住上这么好的房,没想到买房不借债,没想到遇上这么好的干部。这就难怪老百姓说,这真是打着灯笼难找的好政策,合情合理暖人心!

  中国之大,我终于找到一个拆迁的好范例,可对各类拆迁问题的解决以借鉴。由此我想到一些地方拆迁为何难,原来难就难在政府“居高临下”的架势,硬,难就难在有关部门把拆迁当做如临大敌,假如用罗士圈民本模式去做,政府与市民平等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走群众利益至上之路,拆迁还会难吗?还会出现那么多“钉子户”吗?从罗士圈的“温情拆迁”可以看出,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政府本着一种善意去做和风细雨式的工作,与群众站在一个“平起平坐”的位置上,不对群众的合理诉求熟视无睹,拆迁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发生在各地拆迁矛盾激化的现象,已不仅仅是有关部门作风是否粗暴的问题,更深层次原因在于拆迁补偿金是否合理,拆迁政策是否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政府出于通盘考虑,对城市建设进行改造是必要的,但存在着一个“拆迁技巧”问题,这个“技巧”就是政府是不是站在拆迁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政府考虑了拆迁户的利益没有?

  我们的政府只有要把群众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罗士圈的“温情拆迁”,体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和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说明了政府职能和作用正在发生着根本性转变,即由权力政府转化为责任政府。罗士圈的“温情拆迁”维护了群众合法利益,有利于城市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值得提倡。

稿源:红网 作者:洪巧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