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死关头他们该不该挺身而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2:02 江南时报

  新闻背景:2006年7月2日中午12:20左右,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鼓楼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民警孙伟华、王昭勇接市局指挥中心指令:裴家桥2幢有居民扬言跳楼自杀。接警后,两位民警迅速赶至现场。经现场初步了解,家住裴家桥2号的徐氏母女因家庭房产等纠纷欲在家中自杀。为及时控制事态,不给小区内其他居民造成伤害,两位民警不顾个人安危,翻墙进入院内试图进行劝说。在民警准备进入房间时,发现室内充满浓烈的煤气味,当时已是情况非常危急。

  两位民警奋不顾身扑向母女俩,想要先把母女俩给拉出来,就在两位民警将母女二人控制住并向室外转移时,室内煤气因浓度过高突然发生爆燃。孙伟华、王昭勇两位民警因救人来不及躲避,全身被火大面积深度烧伤。

  家住裴家桥小区的张大爷回忆说,一个衣服基本被烧焦的民警从浓烟中跑出来时,还不忘对其他的警察喊:“屋内还有人,快去救人。”

  南京市委领导高度评价好民警

  事件发生后,省市各位领导和闻讯赶来的热心群众纷纷给受伤的两位民警及其家属带去了问候。

  7月3日,南京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绍泽受市委书记罗志军的委托,在市公安局局长孙文德等有关部门同志的陪同下,代表市委、市政府到省人民医院看望并慰问了在接警中因公受伤的两位民警及伤者的家属,并一再叮嘱医院要全力以赴抢救受伤民警。市区公安局各位领导也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治这两位好民警。

  医生说:尽百分之百努力救治

  “两位民警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我们,我们也派出了强大的诊疗组,由于全身深度烧伤,现在正处于闯关阶段,我们几位主任都是在24小时监护值班中,医院方面为此已专门成立了抢救领导小组,并紧急配置了一些特殊设备。”江苏省人民医院马剑平副院长告诉记者:“7月6号,我们会邀请来一些国内烧伤科的著名医生一起为两位民警动手术,目前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手术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的血浆和静脉球蛋白等我们也全部备好了。”马剑平副院长表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将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救治两位民警,请两位民警的亲人及关心他们的人放心。

  同事说:好民警很有上进心

  年仅24岁的孙伟华从江苏警官学院到鼓楼分局特巡警大队4中队任民警才一年不到的时间,很是受中队领导欣赏。鼓楼分局特巡警大队戴大队长告诉记者,小孙从学校来到单位做事认真,做人踏实,很有上进心。

  亲人说:他一定能挺过这一关

  孙伟华的父亲孙进和王昭勇的妻子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自己社区居委会的领导和一些从未谋面好心人都来到家中问候他们,劝他们放宽心些,有什么难处大家一起帮忙解决。这让他们感到很温暖、很感动。他们也希望通过记者表达他们对这么多的好心人感谢。

  对于儿子受伤,也是一名警察的孙伟华父亲孙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很平静,他说,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祈祷,我相信自己的儿子,他一定能挺过这一关的。

  接到王昭勇出事电话时,王昭勇妻子说自己是彻底的蒙了。她告诉记者,在匆忙和学校领导请假来到省人民医院重症病房,自己不知道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我那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当见到躺上病床上还能说话的王昭勇,我的心稍微放下了点。当时昭勇对了我说了两句话,他说,‘老婆,我会不会毁容啊?不会吓着我们儿子吧!’我背过去哭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每次回到家都会和儿子玩上好一会儿,我也劝过他,我说,你既然这么爱孩子,你就不要从事这么危险的工作了,换份工作吧。当时从部队退下来后,有机会去街道和社区,他却不肯,他说,‘脱下军装,穿上了警服,这是我的理想,我就喜欢这个职业’。现在我只有在外面给他们俩默默地祈祷。”

  特巡警大队长说:心情很复杂也很难受

  记者在采访中,很多市民都很关切两位民警的伤势,也有个别人士对这两位民警的行为表示有些不能认同。一位邵先生认为,如果当时接警后,如果有专业的救护人员如119等或者两位警察穿好防护服再去救人,应该不会造成如此大伤害的。

  但鼓楼分局特巡警大队袁大队长向记者解释说,由于当时市局指挥中心鼓楼公安分局转给特巡警大队民警孙伟华、王昭勇的指令是,裴家桥2幢有居民扬言要跳楼自杀。所以当时两位民警也是按跳楼自杀来接警的,在奔赴该小区弄开住户大门后才发现屋内有浓烈的煤气味,当时情况危急只能先救人,要不然就有可能救不出这对母女俩。

  “其实我们看到自己的同志受伤心情也很复杂和难受。”袁大队长说,“在对待处于危险中,救人还是保己,真的很难抉择,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去救人,就对不起身上这套警服,人民群众会指着我们鼻子骂。而另一方面,我们民警也是普通人,在遇到危险后,可能也会有退缩的思想,作为警察面对危险我们不能不去救人,我们不能说为了保护自己而放弃救助他人。”一位在场的民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说,当时换作任何一位在现场的民警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救人,因为我们都是一名警察,守护群众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

本报记者 殷秋平 通讯员 宁公宣 鼓公 摄影 乐涛 周怡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