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骗子入行前 先得背“台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2:27 华夏时报

  东城警方破获两个诈骗团伙据称备有不同的“台词本”对待“上钩者”

  本报记者邹乐报道两诈骗团伙分别利用报刊、短信、网络等媒介刊登虚假二手车广告、高息贷款广告进行诈骗,去年至今作案100余起,涉案金额50余万元。

  昨天,东城警方发出通报,两个诈骗团伙共10名嫌犯已全部落网。据供认,嫌犯诈

骗不同的“上钩者”,竟使用不同的“台词本”。

  诈骗团伙

  靠二手车广告诈“看车费”

  特点:涉案地跨省市;通过平面媒体广告做“饵”步步骗取事主信任,利用异地银行汇款方式诈骗。2006年5月28日12时,东城警方接到事主程某报案,称其于2006年5月12日在《手递手》上看到一则卖二手汽车的广告,经与“卖主”联系后,于5月27日上午10时,按“卖主”要求,以交定金和看车费为名,分3次向对方指定账户内存入12800元。此后“卖主”继续要求汇钱,事主发觉上当后报案。接到报案后,东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于6月17日13时40分,在广州警方的协助下,将4名涉案嫌疑人在其租住地抓获。

  经审查,4名涉案嫌疑人全部来自湖南双峰,长期租住在广州白云区从事诈骗活动。警方共起获手机10部、手机卡14张、银行卡22张、身份证19张、机动车行驶证9张、全国地图册一本。4人交代,他们先选择报纸刊登出售低价二手车的广告,在接到“上钩者”的电话后,照着事先准备的“台词”一步步骗取事主信任,要求事主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交定金和看车费。

  诈骗团伙

  凭群发短信骗“业务费”

  特点:作案方式隐蔽;诈骗金额较大;团伙成员各有“生意”但相互勾结。

  2006年6月9日、15日,东城警方连续接到两起利用虚假短信息、以办理高利息贷款业务为名,进行诈骗的报警。接案后,东城警方迅速展开工作,根据事主提供的手机号码,认定这两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应为同一伙人。警方经查询,确定银行账号开户地为广州市白云区。警方于6月22日18时,在广州警方的协助下,在某宾馆内将6名嫌疑人一举抓获。

  警方收缴了作案所用手机100余部、手机卡200余张、银行卡50余张、群发信息所用的手提电脑、连发器各一台以及假身份证等。经突审,6人交代,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意”,但一旦事主上当后,他们便互相勾结。同时警方在其身上找到一册“台词本”,嫌疑人称,每个“新入行”的人都会由“老人”带着进行熟悉。

  ■警方提醒

  不轻易汇款是良策

  据了解,目前此类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有些媒体在发布广告信息时也有鉴别难度,同时,没有相关法规进行规范。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务必要小心各类相似信息。“只要对方让你出钱,就一定有问题,不要轻易汇钱,这是目前最好的提防办法。”一位民警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