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圳将建第二个自然保护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5:29 深圳商报

  《深圳市排牙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昨日通过评审

  深圳将建第二个自然保护区

  《深圳市排牙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昨日通过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排牙山是深圳东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主要核心区之一,森林植被保存较完好、生态保护

价值较高,该保护区的建设对深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深圳市的自然保护区仅有1984年建立的“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猕猴、鸟类、红树林”为主,类型为“海洋海岸”。排牙山自然保护区属于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并包含红树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树林、珍稀濒危动植物。

  15年建成国家级保护区

  排牙山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及自然保护小区,将分三期建设

  【本报讯】记者从昨天举行的深圳市排牙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评审会上获悉,15年内,排牙山将实现三级跨越,由市级自然保护区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迈进。

  排牙山建设分三期进行

  按照方案,排牙山自然保护区将分三期建设,前后历时15年。其中,近期规划从2006年-2010年,在这5年时间内将建立高效的保护区组织管理机构,完成保护区重点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主要包括保护区管理处和管理站、车行道、步行游览道、安全护栏、公共服务设施等,初步建立安全保卫措施等。

  从2011年-2015年,排牙山将进入中期建设阶段,拟完善所有工程设施、设备的建设,主要有科普宣传和教育设施、医疗服务站、实验室、野生动物救护站及主题广场,建立森林博物馆和展览馆以及生物资源的档案和信息系统,合理适度的开发部分自然景观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在此基础上,将排牙山建设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后期建设定于2016年-2020年,将全面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建立永久性的监测、研究和教育实习基地;丰富标本馆的馆藏,采集一整套保护区的高等植物标本并拍摄野生植物的花果图片,拍摄一整套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的图片以及相关的录影工作;开展野生动植物的救护工作,建立野生植物的繁育基地,拯救珍稀濒危动植物,开发本地园林树种;进一步开展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活动,提高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的自养能力。在此基础上,将排牙山建设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大功能区各司其职

  据介绍,排牙山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及自然保护小区等4个功能区(见附图)。其中,核心区面积为38.7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7.35%,缓冲区38.5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7.22%,实验区16.3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74%,另外3处自然保护小区约占9.69%。

  核心区位于排牙山主峰北坡海拔200m以上及南坡海拔350m以上、西南部求水岭主峰附近及西北部的火烧天主峰附近。由于基本没有受到人为破坏,这里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有很多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核心区拟实行封禁管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须经省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缓冲区位于核心区之外,包括排牙山南坡海拔50-350m之间的山地和低山以及沟谷,大坑水库、罗屋田水库、径心水库、水磨坑水库和打马坜水库周边地区,求水岭、禾木岭和火烧天的低山地段。保护区的南北两片核心区由缓冲区相连,为核心区内野生动物的迁移提供了安全的通道。在缓冲区内只准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这样既可以有效地保护核心区不受干扰,又可以保护缓冲区的植被发育。

  实验区在缓冲区外围,包括排牙山北坡200-300m以下的山坡和平地,求水岭、禾木岭和火烧天的山麓地段,盐灶水库、坝光村、高大村和大鹏所城周边地区。这些区域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坝光银叶树林、西涌香蒲桃林及东涌红树林由于较为分散,且周边均有群众居住,因此,在规划时划为自然保护小区,禁止在区域内进行采伐、狩猎、采药等破坏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的活动,但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排牙山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拥有极危植物1种、濒危植物1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两种

  【本报讯】根据市农林渔业局和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关专家的调查,无论是自然地理状况,还是生态环境资源、生物多样性,排牙山建立自然保护区都有比较突出的优势。据专家介绍,排牙山森林植被的主体是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根据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以及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南亚热带沟谷常绿阔叶林等四种。这四种植被类型都保存或发育得较为良好,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因此,排牙山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典型地带性植被,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排牙山拥有大面积的半红树林(银叶树林)以及真红树林(东涌红树林)。前者位于坝光管理区盐灶村,有近百株直径在40cm的银叶树古树,在生态群落上具有特殊性,目前已由深圳市政府设点保护,作为自然保护小区。而位于东涌的红树林湿地,为泄洪河口海岸带,亦属典型红树林湿地。

  排牙山地区生物区系成分复杂,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352种,约占深圳市和广东省总种数的63.1%和24.9%,仅以103.65平方公里的面积就拥有近2/3的深圳市植物总种数和近1/4的广东省植物总种数,这在深圳地区乃至珠三角地区都是比较少见的,且其中不乏古老或在系统进化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代表类群,如罗汉松科、红豆杉科、木兰科、金缕梅科、木通科、大血藤科及山茶科等。

  另据统计,排牙山共有极危植物1种(香港马兜铃),濒危植物13种、易危植物3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4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25种,省级保护动物14种。

  占地逾百平方公里

  【本报讯】据介绍,深圳排牙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东部大鹏半岛,南临大亚湾和西涌湾,北接惠州地区,地跨龙岗区的葵涌街道办、大鹏街道办及南澳街道办。保护区的规划面积为103.65平方公里,从地理位置上,可分为北半岛和南半岛两大部分。其中,北半岛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排牙山山地森林(97.48平方公里)、葵涌街道坝光管理区的银叶树林(3.61平方公里);南半岛部分包括南澳街道的东涌红树林(1.96平方公里)和西涌沙岗香蒲桃林(0.6平方公里)。

  据介绍,排牙山自然保护区规划期限为15年,即2006年至2021年,分3期实施。其中,近期为2006年-2010年,中期为2011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根据政府事业单位有关规定,初步估计排牙山自然保护区第一期工程投资为8000-9000万元,年事业费约为300万元。据了解,该建设方案随后将上报市政府,审批通过后将进入实施阶段。

  深圳拟新建续建四大自然保护区

  【本报讯】再过五年,当你打开深圳地图,将可以清楚地找到四个自然保护区,它们分别位于深圳的东部、中部和西北部,占据着深圳10%的土地面积。记者从昨日举行的“排牙山自然保护区评审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我市计划新建或续建排牙山等4个自然保护区,随着排牙山规划通过评审,深圳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正快速推进。据了解,深圳市现有自然保护区1个,即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自然保护区。深圳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排牙山原本计划作为森林公园进行建设,并在去年立项。经过中山大学有关专家调查后发现,排牙山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在深圳罕有,专家们提出,在排牙山建设自然保护区可以加大保护力度。

  据今年刚出台的《深圳市城市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除排牙自然保护区(包括深圳东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内)外,我市在“十一五”期间,还将完成内伶仃福田国家自然保护区续建工程、铁岗水库—石岩水库湿地自然保护区新建工程和田头山自然保护区新建工程。到2010年,我市将拥有四大自然保护区,建成面积占深圳土地面积的10%。

  深圳四大自然保护区

  1.内伶仃福田国家自然保护区

  主要建设项目包括:规划种植红树林,配套宣教中心、培训中心、红树林湿地自然博物馆、保护站和护林哨卡建设、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监测站建设、防火巡逻道路建设等.规划投资1653.87万元。

  2.铁岗水库—石岩水库湿地自然保护区

  位于我市西北部,包括铁岗水库、石岩水库的集雨区范围,分布在宝安区的石岩街道办和西乡街道办的部分地区,即铁岗—石岩的主要汇水区。铁岗水库、石岩水库均为我市重要的饮用水储水水库。主要功能是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保护对象是水库周边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及野生鸟类。

  3.田头山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位于龙岗区坪山街道,最高峰田心山海拔683米,东面与惠阳区淡水镇相邻,南到罗屋田水库。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山高谷深,森林茂密,分布有大片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和许多珍稀植物,如桫椤、苏铁蕨、土沉香、野茶树、珊瑚菜等,大都是古老的具有热带属性的植物,其中部分为中国特有种。

  4.排牙山自然保护区

  本版撰文/深圳商报记者陈姝

  本版摄影/深圳商报记者陈锡明

  本版制图/廖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