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探亲的孩子挤满超载客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5:39 今日早报

  探亲的孩子挤满超载客车

  民工子女探亲流涌现,省内高速超载客车增多

  昨晚10点到11点,上三高速上虞段查获两辆超员的外地客车,一辆福建牌照的开往上海,另一辆山东牌照的开往温州。两车上挤着不少与父母团聚的民工子女,他们或坐在大

人怀里,或坐在过道的小板凳上,一路颠簸过来。

  记者从省高速交警总队了解到,随着暑期到来,大批外地民工子女纷纷前往浙江、江苏、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探亲,这些孩子们在探亲途中,大多乘坐车況很差的大客车,且车辆超员现象十分突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通讯员 方昕 鲍先周 本报记者 徐曼丽

  ■超员车上传来孩子哭声

  7月1日凌晨2点50分,一辆皖L·02226客车在上三高速三门方向三界出口附近飞驰而过。被拦下后,只见车厢微弱的灯光下满是黑压压的人,高速交警立即将该车带到嵊州出口处检查。打开车门准备清点人数,立即传来孩子的哭声。

  核载38人的客车竟然足足挤了114人,其中小孩、婴儿有二三十名,他们都是跟着家人到温州探亲的。其中一名姓章的母亲说,她从未出过远门,丈夫在温州打工,这次带着女儿去探亲。车里烟雾缭绕,味道很难闻,女儿被闷得一路直哭。

  乘客反映,车站发车时并不超员,只是在站外不停上客,有很多人带着小孩挤上来就超员了。乘客被转运后,高速交警绍兴支队暂扣该车,并已向安徽宿州发出跨省通报,要求当地政府派安委会、交通局、车辆单位专员前来协助处理此事,在对车辆单位重罚的同时建议吊销该车营运资格。

  ■超员车大多很便宜

  暑期来临后,高速交警查获的超员客车里,运载外省来浙探亲的民工子女为主的客车占了相当比重。仅以上三高速为例,6月21日以来, 高速交警绍兴支队二大队检查外地过境大客车,车里坐有民工子女且严重超员的客车有11辆。

  这些被查获的超员客车大都来自安徽、河南、山东等省,超员客车普遍车况很差,很容易发生故障。车主都是在站外组客上车,车票价格比站内要便宜几十元,吸引了大批探亲的民工子女。

  高速交警分析,客车集中超员主要原因就是暑期来临,外省民工的子女陆续来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与父母团聚。民工家庭多选择价格便宜的车辆,不愿意到正规的长途车站上车,还有一些家长专门与车主事先联系,将孩子“托运”到务工的城市来。而为了多赚钱,那些运载民工子女为主的客运车辆,不顾安全,想方设法多拉客上车,甚至在被交警查获时,还声称,“这些孩子都是免票的,不算人数。”

  按法律规定,公路载客汽车不得超过核定的载客人数,免票的儿童(身高1.1米以下)除外,在载客人数已满的情况下,按照规定免票的儿童不得超过核定载客人数的10%。而查获的不少超员客车,即使不算车上的孩子,还是超了很多。

  ■挤车探亲背后的无奈

  安徽来杭务工的刘师傅,在城西一带送水已有四五年。两个儿子在安徽安庆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刘师傅已有3年没有见过他们了。两个孩子,一个13岁,一个8岁,小儿麻痹症后右脚有点残疾。一周前,小兄弟俩独自坐车到了杭州,跟父母团聚。

  “说实在,本来想让孩子坐火车的,可车票很紧张,中途还得转车。于是,我打了电话,让老家的司机帮忙,开车经过村口时接上他们俩。”刘师傅说,老家的司机还算热心,孩子的车票钱比车站买的便宜不说,还答应把孩子直接送到他们暂住的地方。就是车子很慢,“大概一路绕来绕去躲避检查吧”。

  问及担不担心孩子一路上的安全,刘师傅翻了翻日历,算好儿子们回去的日子,说:“已经说好了,回去还是搭老乡司机的车。”刘师傅说很想亲自送孩子回去,可是夏季送水工作很忙,根本抽不出时间送,加上经济困难,只好让孩子搭车受点委屈。

  而小兄弟俩,对此似乎不是很在意,哥哥说,就是路上车太颠,过道上都坐满了人,一会儿开一会儿停的,还很热,大人说话很响,整夜都睡不着。当然,安全问题,不该由他们来考虑的。

  ●一点建议

  企业能否组织接送车

  我们可以预测,到8月底学校开学时,民工子女返乡,新的超员高峰又会出现。

  交警提醒,亲情的团聚可以理解,但安全更重要,超员客车车内环境差,对孩子身心造成伤害,超员客车又有机械故障等多种不利于安全行车的因素,容易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事故,拥挤不堪的车厢环境更会给逃生带来困难,儿童是最容易受害的群体。

  记者了解到,入夏以来,高速交警严厉查处客车超员违法行为,但仅靠浙江一地交警的努力,无法从源头上遏制客车超员现象。除了各省交警协作打击客车超员外,当地政府能否关注民工子女探亲问题,或者,浙江一些企业能否人性化一点,组织接送车,或出钱解决民工子女探亲的交通运输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