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3岁女孩谎称寻姐孤身来郑 本报多方联系,在家的姐姐及亲人来郑与其团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5:54 河南报业网-河南商报

  

13岁女孩谎称寻姐孤身来郑 本报多方联系,在家的姐姐及亲人来郑与其团聚
一个13岁的平顶山女孩,只身来郑州寻找离家出走的姐姐。记者接连打了18个电话帮助她,却发现她的姐姐在家里安然无恙,倒是一家人正在焦急地寻找丢失了两天的她。在得到记者准确的信息后,女孩子的姐姐和家人一起,从平顶山赶到郑州。

  13岁女孩自称来郑寻姐

  “一个13岁的女孩来郑州,找她离家出走一个多月的姐姐,希望你们能帮帮她!”昨日上午,郑州市丰乐社区绿城社工服务站负责人陈骋给记者打来电话说。

  上午9时20分,记者赶到农业路和丰乐路交叉口路南的丰乐社区绿城社工服务站。坐在宽大的椅子里,13岁的李珍显得格外瘦小,她向记者讲述了姐姐李云离家出走的事。

  “爸爸打了姐姐几巴掌,她就跑了。”李珍说,“17岁的姐姐李云,在新郑市八千乡的北大附中河南分校上高三,今年参加了高考。6月8日,高考第二天,姐姐进考场前把准考证给弄丢了,虽然最后通过学校老师的帮助参加了考试,可情绪受到影响,考得不好。考试完回到家里,姐姐就跟家人讲了这件事。”

  “爸爸对姐姐可好了,花钱让她读北大附中,要不是丢准考证,也不会打她,当时姐姐哭着跑回房间。没过两天,姐姐留了一封信就走了。”李珍低着头咬着嘴唇说,“姐姐,爸爸妈妈原谅你了!你快回来吧,我们都很想你!”

  “你看,这是我带的姐姐最喜欢吃的蛋黄派。”为了向记者证实自己的话,李珍还拿出了她从家里带来的几包东西,里面塞满了零食和叠得整整齐齐的七八件换洗衣服。其中居然还有一条湿漉漉、滴水的牛仔裤。“姐姐出来这么多天,身上的裤子一定很脏,这是我昨天来的时候特意洗的。”

  李珍说,自从姐姐出走后,家里人都很着急,但谁也不知道她去哪了,只能在家盼着她能打个电话说在哪。6月30日,姐姐往家打来电话,说她在丰乐社区里。7月4日,妈妈就叫李珍来郑州寻找姐姐,希望俩人能一起回家。

  记者18个电话找到女孩姐姐的班主任

  按照李珍的说法,李云离家出走一个多月了,这么长时间她去了哪里?有吃的吗?有地方住吗?会不会被坏人骗?一连串的问题在记者脑海里翻腾。“李云出走,焦急的家人肯定会找学校老师和她的同学。”昨日中午11时,记者给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打电话求证。该校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知道学校有没有李云这个学生,她给了记者高三训导孟主任、团委吕书记两人的电话,可记者拨打了半个小时,始终无人接听。

  下午3时,记者又通过该校办公室联系负责高中部姓田的副校长,得到的答复是:“学生人数太多,十几个班级几百名学生,再加上已经放暑假了,很多外地老师都回家了,再说也不知道她是哪个班的,找寻难度很大,得问问每个老师。”而多耽搁一天,李云的处境就更危险一些。下午4时,记者再次拨通该校办公室电话,办公室一位女士把学校高三部18个班级的18位老师的手机号码全部告诉了记者。

  一个,不是;再一个,也不是。然后,记者发动同事分头拨打。“李云是我班上的学生,怎么啦?”下午5时,在一个老师的告知下,高三(2)班李云的班主任朱老师的手机终于接通。

  姐姐电话里说自己在家

  “李云刚刚还给我打电话,说她在家,怎么会出走了呢?”朱老师说,李云丢准考证确有其事,但据她了解,李云她父母没有打她,只是在学校说了她几句。6月12日,李云的父母还和她一起在学校估分,不可能离家出走啊!随后,她把李云的手机号告诉了记者。

  “我还到处找她呢,我在家好好的,我妹妹却出走了!”电话里李云的一番话让记者顿时糊涂了,姐妹俩到底是谁出走?谁在说谎?李云随后又说:“我考完后就回家了,我在我舅舅家玩呢,怎么会出走?”李云的舅舅赵先生接过电话问:“李珍在哪?一家人找她几天了。”当得知李珍在郑州,赵先生恳求记者一定看好她,找个安全的地方,并和记者约定在报社见面。

  下午6时30分,在绿城社工服务站,记者再次见到了李珍,小姑娘正喝着矿泉水,翻着杂志。在和社工服务站负责人陈骋介绍情况时,李珍还一个人跑到2楼去玩电脑。“你姐姐可能找到了,你跟我们去认认,好不好?”李珍点了点头。“东西还拿不拿了?”“不用,我还回来。”李珍执意不肯带自己的物品。

  面对家人,女孩不愿回家

  晚上8时10分。“你知不知道把咱妈急死了!”“这几天你去哪了?咋会跑到郑州的?”从平顶山赶过来的李珍的两个舅舅、姐姐、哥哥4个人在报社见到了李珍。一见面,李珍的哥哥李强就拽着妹妹大声喊,而李珍低着头用手攥着衣角一声不吭。任凭几个人轮番劝说,她始终躲在门后用手死劲拽着门把手。说得重了,小姑娘流着眼泪终于开口:“我不走,不走。”

  “谁跟你说的我离家出走了?”李云说,当接到朱老师打来的电话后,她也晕了,“自己明明在家,妹妹咋说自己离家出走了呢?”我跟老师解释了半天她才相信。“妹妹,咱们回家,妈在家等你呢!”“舅舅带你出去玩,好不好?”几个人好话说了半箩筐,珍珍的手才有些松动,几个人随即众星捧月般地将小姑娘“架”走。

  “感谢商报让我们家人团聚”

  “珍珍这妮子太倔!”赵先生说,7月3日晚上,没有任何征兆,谁也没惹她,珍珍就突然不见了。开始,家人还以为她出去玩了,可一宿也没见影子,把她父母都急坏了,当天晚上就去亲朋好友那找了几遍,珍珍的同学家也去了,还有网吧、电影院等她有可能去的地方都找过了,可珍珍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第二天、第三天,还是音讯全无。

  “谢谢商报啊,要不然我们去哪找孩子,也许被人拐走了都不知道!”“珍珍,快谢谢叔叔。”赵先生拉着本报记者的手再三表示感激之情,也希望通过本报向陈骋等关心过珍珍的好心人表示谢意。“接到你们打来的电话,起初不敢相信,你们又打过来证实了几遍,我才知道珍珍确实跑到郑州了,心里的这块石头也落了地。”赵先生表示,平时家里人都忙,珍珍性格又有些孤僻,所以才会选择离家出走。今后,家里人要多和孩子有一些情感的交流,让孩子懂得亲情的重要。

  ■本报记者王利军/文王春胜/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