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他们教会我儿子如何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5:56 今日早报

  本报昨天报道的《“第九世界”孩子向往天堂行》一文,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反响。一大早,本报两路热线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全天共有六七百个报名电话。到昨晚11点,热线电话才终于安静下来,负责接电话的记者已经累得连,嗓子都哑了。

  众多好心人报名邀请“第九世界”的孩子去他们家做客。他们大多是家里有正在读中小学孩子的家长,有一些孩子干脆自己打来电话,有的读者还提出了要长期资助他们直到

大学毕业。

  核心提示

  □本报记者 王晨辉 贺一祺/文 本报记者 王晨辉/摄

  700个电话争邀贵州娃来杭作客

  “让他们教会我儿子如何生活”

  15岁女孩愿为同龄女孩辅导功课

  “看到那边孩子的生活,我特别感动,我想我可以和一个同龄的女孩做个姐妹,让她来我家作客。”昨天中午,15岁的杭州女孩胡舒然来到报社,告诉记者想与一位“第九世界”同龄的女孩结成姐妹。

  胡舒然是个文静的中学女生。昨天早晨,她看到本报的报道后,感到非常震惊。看完报道后,胡舒然就给母亲徐力打了个电话,希望能够接一个同龄的“第九世界”孩子去他们家,和她结成姐妹。徐力非常支持女儿的想法,夸女儿懂事了。“女儿能够替别人着想,我觉得挺高兴的,我和女儿一样,热情地欢迎贵州的孩子来我家做客!”

  中午,胡舒然特地来到报社。她对记者说,她开学就读初三了,学习成绩还不错,她可以为来自贵州的同龄孩子辅导功课,特别是可以教她英语。胡舒然也希望“第九世界”的孩子给她讲讲自己的故事,告诉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经历。

  我会用最大的热情款待客人

  “‘百灵鸟’找到一起玩的小朋友了吗?”稚嫩清脆的童声在电话另一头响起。“百灵鸟”就是早报推出的10个贵州娃中的吴玉芝,听说她的歌声很动听,卖鱼桥小学四年级的张嘉嬿很想感受一下。

  张嘉嬿是众多读者中第一个自己主动打来电话的孩子,之前接到的100多个电话,都是孩子的家长打来的。

  “如果他们来我家,我一定以最大的热情来款待他们。”张嘉嬿还偷偷地对记者说,“我已经在给他们准备小礼物了,到时候等他们来,我会给他们一个惊喜的。”

  和张嘉嬿一样,崇文实验小学五年级的王瑜琦,也希望贵州的小朋友能来自己家里住,让他们感受一下城里的生活。“真的想不到,这些小孩子过的日子这么辛苦,我们这些孩子都太幸福了!我很想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向他们多多学习,这样,我们可以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年纪虽小,王瑜琦的话却成熟得像个大人。

  傅雨欣是一位5岁的小女孩,昨天晚上她的母亲王黎回家后,对女儿说了早报“第九世界”孩子的故事,傅雨欣一听就来劲了,拉着母亲的手,非要给自己找一个姐姐不可。

  傅雨欣对记者说:“虽然我才五岁,但我觉得我已经很懂事了。姐姐来我家后,我可以带她一起玩,带她去嘉年华,带她去最好的饭店吃饭,还可以和她一起做功课,我想姐姐一定会喜欢我的!”

  女儿和宁月香长得特别像

  “我的孩子和宁月香长得特别像!”家住古荡的金先生,一打进电话就这样说。金先生说,第一次在早报上看到宁月香的照片,全家人就很吃惊,这个小女孩和自己的孩子长得太像了!而且自己的女儿也是8岁,正在上小学二年级。“我们一家都是老师,宁月香要是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问我们。。”

  也许是觉得不放心,没过一会儿,金先生的妻子又打进电话补充了一下:“我真的很想让女儿和宁月香见个面。自从看到过宁月香的照片后,女儿就一直非常想见她。而且我们一家人都是老师,有很多时间可以照顾她们。”

  书记抱怨自己电话打晚了

  在电话另一头的读者的热情感染着记者。杭州市财税局机关党工委的魏书记一拨通记者的电话就急切地问:“孩子们应该还没被‘认’走吧?”

  当记者表示报名电话已经打爆了的时候,他就开始自责:“早知道早一点打电话,实在是身边的事情太多,给耽搁了。”

  “要不我们跟他们结对子,长期赞助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吧!”魏书记告诉记者,杭州财税局的党员们知道“第九世界”的孩子要来杭州后,都纷纷表示愿意接他们到自己家住。

  “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圆读书梦”一直是杭州市财税局机关党委党员们长期坚持的一项爱心活动,大家自己掏钱,曾先后跟千岛湖和德清的几十个贫困生结过对子,几年来,看着自己赞助的孩子慢慢地长大懂事,党员们觉得这样做很值得,很有意义,有必要把这样的好事发扬光大。

  党员们很想跟孩子们见个面,想亲眼看看这群来自遥远的大山里的淳朴的孩子,想带他们去西湖看看,去嘉年华玩玩,也想当面把一些书本和学费给孩子们。

  “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吧。”魏书记的声音充满了期盼。

  热 情

  心 愿

  报不上名也要见见他们

  报名电话实在是太多了。

  很多读者在打进电话的同时,也得知了报名的火爆。热心的读者们表示,就算不能成为“第九世界”孩子的杭州“家长”,也希望能够见上他们一面,请他们吃个饭,或者为他们解决一点困难。

  家住杭州延安路的张女士对记者说:“我的儿女们都大了,可能不符合这次活动的条件,但我希望能够给每个孩子100元钱,让他们在杭州给家里买点纪念品,也算是表达我的一片心意吧!”

  杭州市港航局的退休工作人员曾先生也在电话中说:“我希望我们家能够成为一位孩子杭州的家,我知道这回报名的人很多,我希望至少能够见上其中一个或几个孩子,让他们来家里玩玩,吃我亲手为他们做的饭!”

  一位退休教师在电话里说,看到罗秀况就算缀学也不会放弃梦想的事情后,感到这个孩子挺有决心的,他是一位语文老师,希望能和他建立长期的联系,有机会的话可以当面辅导他一下,以后也可以长期和他通信。与他进行交流,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想让儿子和贵州孩子结对

  “生活在城里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也许太幸福也不是件好事,我觉得我的孩子就没有什么梦想,也没有什么上进心,看到‘第九世界’的孩子生活这么贫困,都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我挺感动的,我想接一个来我们家,与他结成朋友,让他多学点东西!”昨天上午,金女士给本报打电话时,表达了想让“第九世界”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结成对子的想法。

  金女士对记者说,她的儿子现在读初二了,她觉得儿子的生活条件太好了,好得让他失去了梦想,如果能够把第九世界的孩子接到自己家,她觉得山区的孩子能够教会自己孩子很多东西。

  愿资助孩子读到大学毕业

  昨天中午,在杭州市一家医院工作的余女士来到了本报,她表示,愿意成为一位“第九世界”的小女孩的杭州妈妈。

  余女士对记者说,她一直在关注本报关于“第九世界”的报道,看到他们贫穷的生活,她觉得特别心痛,她想请其中一位女孩来他们家。

  余女士说,她有一个16岁的女儿,平时有些娇气,她觉得“第九世界”的孩子能够教会自己的女儿吃苦,教会她为他人着想。余女士觉得,贵州来的小女孩可以和她的女儿成为好朋友。

  同时,余女士还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够资助一位孩子,“只要她愿意,我可以一直培养她到博士毕业!”余女士说。

  贵州山里娃

  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的孩子从小就不缺吃不缺穿,他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什么,孩子连打都没挨过一下,更别说吃苦了。”一位杭州读者把早报报道过的《冬天,孩子们光脚走山路》、《8岁女孩背着弟弟上学》等关于“第九世界”孩子艰苦生活的文章讲给自己孩子听时,在都市长大的儿子一时无法理解。“我们没法向他解释清楚,为什么有些和他同龄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那种生活他根本没法想像。我想,贵州来的孩子也许能让他明白,生活并不容易。”

  报名要把贵州“第九世界”孩子接回家的电话,今天打爆了早报热线,令人感慨。除了想帮助“第九世界”的孩子,这位读者的一番话,还道出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声,那就是,让一个在困境中长大的孩子来告诉自己的孩子,什么叫艰辛。

  “吃苦”也许是生活优越的城市孩子最缺少的一种经历。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再苦不能苦孩子”是大多数家长的共识。无论家庭条件如何,家长们都要为孩子成长提供最好的条件。在城市,高考考场外顶着烈日等待孩子考完的父母,青少年活动中心外连夜排队为孩子报暑期培训班的家长,为了孩子读上一个好学校而节省出上万元择校费……已经成为常见现象。然而,过于优越的生活条件,太容易满足的愿望,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尽管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真正舍得让孩子吃苦的家长却是少之又少。“第九世界”孩子的到来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能让自己的孩子在不吃苦的情况下,却能受吃苦教育。

  当“第九世界”的孩子在杭州的家庭里开始他们为期一周的生活时,差距将不可避免地摆在彼此面前。也许两个孩子都无法想像对方的生活,如果他们走进彼此的家,都会震惊不已。对“第九世界”的孩子来说,能在众多热心人的帮助下来杭州过暑假,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杭州的孩子更幸运,因为与那些在家境贫困却品学兼优的孩子面对面,能够让他们明白,吃苦与奋斗能使人如此坚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