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失足少年到敬老院做志愿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5:56 今日早报

  失足少年到敬老院做志愿者

  宁波大学法学院大学生结对帮助未成年缓刑犯

  □通讯员 欧益民

  本报驻宁波记者 黄淼君

  早报讯 “我们还很年轻,有资本向挫折说不。”昨晚,在宁波大学法学院会议厅内,有着宁波大学“洪战辉式人物之称”的学生郑雪梅,用自己的生活经历,鼓舞6名与大学生结对子的失足少年,重新树立生活信心。演讲结束后,掌声经久不休。

  从昨天开始,宁波大学法学院将陆续安排一些品学兼优学生,采取各种活动方式,长期结对帮助失足少年。这样的结对帮助形式在我省还是首次。

  两名大学生帮一名失足少年

  昨晚,宁大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宁波海曙区法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大学生志愿者将参与法院为未成年缓刑犯提供的帮教工作。每个少年有两个固定的青年志愿者与他结对,志愿者定期与他们交流,解决他们心理上的困惑,并邀请他们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参加活动。

  昨晚现场有6名失足少年和12名大学生结对,在接下来的1个多月里,这6名失足少年将参与小分队为他们精心安排的社会活动。昨晚的讲座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少年们还将和大学生一起到敬老院做志愿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参加军训野营活动,看励志书籍和影片,共同分享心得,帮他们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同龄人的帮助更贴近心灵

  “这6名青少年都是因为一个错误的小念头,造成目前这种状况。”据宁波市海曙区法院张丹丹庭长介绍,比如小洁是在帮爸爸送报纸时,顺手牵羊拿走了一台手机;而读大二的小浩因为沉迷电脑游戏,钱不够,就偷了同学的手提电脑去卖……考虑到他们是一时失足,法官当时给他们判了缓刑。

  张丹丹说,未成年人犯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刑满释放后,一次犯错使他们无法再次振作,又再次走上犯罪道路。目前采取比较多的帮扶方式,就是安排失足少年到社区、街道或者工厂企业内,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改造自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因为这些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相对都比较大,和失足少年沟通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而大学生因为与这些少年年龄相差无几,比较容易走进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小成是一名帮教对象,听完昨天的讲座后说:“郑姐姐的话让我感觉人间还是有真情的,不是我想的那样冷漠,我会努力振作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