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不必拿“谢师宴”太当回儿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6:00 光明网
潘璠

  每年的金榜题名时,诸多媒体上总有许多文章,对“谢师宴”口诛笔伐。有些地区的政府部门甚至通过红头文件这样的行政手段,明令禁止教师赴宴。笔者不仅对以宴请答谢老师的方式不以为然,而且举双手反对。但方方面面对此的反映也确实过了点头。毕竟多数属于愿打愿挨的民间活动、个人行为,不必上纲上线、大动干戈。

  对“谢师宴”的诸多抨击其实无非这么几层意思:感谢老师是对的,但形式多种多

样,不一定非摆宴席;学生自己不挣钱,不该拿家长的钱摆阔;请老师吃饭助长不正之风,有腐败之嫌。

  既然应该感谢,以何种形式感谢,就是双方两相情愿的事情。舆论当然可以倡导,但只此一条还不至于招来一片讨伐之声。应该教育学生珍惜家长来之不易的血汗钱,但同一些小皇帝小公主们的高消费相比,一桌“谢师宴”也实在不应比穿戴名牌、车接车送、配手机联络、请专职保姆承受更多的指责。惟有腐败一说分量最重,但又是最不能成立的。学校不是净土,教育腐败同样不容忽视。但比起择校、升学过程中许多“不行也行,行也不行”的现象,“谢师宴”除了在得知被录取之后表示感谢外,本已没有其他用意,而被录取也是因师生共同努力而非学生、家长及教师通过不当手段得来的。

  谢师之所以想到用宴,实在也源于国人的传统。从结婚、生子到升学、就业,乃至评职称、涨工资、拿奖金、挣稿费,都想“撮一顿”庆贺庆贺。相当一段时间以来,餐饮业快速增长,成为拉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发展生产力就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既带来物质享受又拉动了内需的事情,只要财力、体力许可,不暴饮暴食、暴殄天食、挥霍公款,何乐而不为之呢?这也正是谢师宴屡遭谴责,但依然盛行的原因之一。

  当然,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假如一个班50个学生,一人给班主任摆一桌,老师一定会“吃坏了身子吃坏了胃”。学生成绩有好有坏,家庭收入有多有少,谢与不谢,老师去与不去,都以两相情愿为好。如众多师生共同庆祝,确可以既达到感谢的目的,尽到每个人的心意,也不致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而为此发出红头文件的某些政府部门,如果下决心抓好廉正建设,还是把某些为不正当利益用公款送礼、宴请的不正之风抓一抓为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