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内地电影趣味的新一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6:00 光明网
张江南(北京影评人)

  近期在内地电影圈和媒体上,最受好评的电影当属《疯狂的石头》。只是一部300万的小制作,又没有大明星,也没拿过奖,但确实让大家记住了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的新导演宁浩的名字。

  近年来出现的大多数新导演,目前走的都是影展路线,如朱文(《云之南方》)、王全安(《惊蛰》)、李玉(《红颜》)等等,他们基本就是延续了第六代坚持艺术电影自

我表达的路子。可以说,在未来几年,他们与主流市场恐怕也不会有太大关系。但是,也有一部分新导演越来越重视影片的可看性,尽力在保持个人表达与风格个性的同时呈现通俗的形态,争取观众的接受,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包括伍仕贤、宁浩、小江乃至早前出名的陆川就是其中的典型。

  新导演在最初的作品里,交出一张什么样的成绩单,必然影响其之后的发展:是临摹电影大师的艺术风格呢?是借机先将压抑多年的过剩荷尔蒙与话语欲望发泄出来呢?还是将呈现自身个性、导演素质放在第一位呢?伍仕贤先拍出了具有一流叙事和画面质感的短片《车四十四》,才有了准好莱坞青春喜剧气质的《独自等待》;宁浩也正因为在之前的作品中表现出驾驭黑色幽默叙事的潜质,才被刘德华赏识招入其“亚洲新星导”计划。

  无奈,从前国内导演几乎都出自寥寥几家电影院校,学院派的教育素养令他们起步时的偶像就是特吕弗、戈达尔、安东尼奥尼、安哲普罗斯等欧洲派新老艺术大师,先天就与市场有所隔阂。于是令人遗憾的,他们多数在寻找投资的漫长岁月里耗费掉宝贵的电影青春,产量低到近不惑之年仍作品屈指可数,声誉也多在国外。与之相对的是,推崇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乃至昆汀·塔伦蒂诺、彼特·杰克逊以及吴宇森等的新一代导演陆川、伍仕贤、宁浩们等已经成长起来,这一批导演的电影观念和个人趣味已有很大不同。他们是崭新视觉与叙事快感的拥趸,对电影观赏性有着比前辈更多的要求。在电视、网络、动漫、电子游戏包围的新媒体时代,他们倒是真正给陈旧、沉重的中国电影语汇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