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透明行政”需要真阳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6:09 中国青年报

  毕诗成

  7月3日,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在全省政府系统干部大会上,痛斥了个别部门和地方政府刁难投资者,在办理行政许可项目时“只挂号,不看病”,把政务大厅当作“传达室”,甚至不见好处不办事。于幼军气愤地说:“就是这些人把山西的政风搞坏了。”(《中国青年报》7月4日)

  “只挂号,不看病”,把政务大厅当成“传达室”,于幼军省长的比喻很贴切,形象地勾勒出一些官员只拿钱不干事的丑陋。但笔者以为,于省长还应该看到问题的另一半:只当传达员与挂号不看病,是不符合很多官员“处处以牟利为中心”的“行动理性”的,在他们的字典里,事是要做一点的,病还是要看的,关键是要让你费尽周折,小病大看,搞得你精疲力尽,搞得自己钵满盆满才行——在这一点上,有些官员堪与某些擅长故意刁难病人索要红包的所谓医生比肩。

  一个在房产公司专门跑规划审批项目的老兄跟我抱怨:政府搞透明办公,纯粹折腾人。过去那些搞审批的一人一个办公桌,进去办事,把门一关,好处费一掏,章子一盖,迅速得很。现在倒好,把他们都弄到一个透明玻璃房子里,不好当面收钱了。事也卡在那难办了,不光要往办事大厅跑,还要一个个分头往人家家里跑,往酒吧跑,往饭店跑,大家费尽心思。

  竟然会如此!近年来,行政权力的透明运行被民众寄予厚望,在一些地方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一些地方先后设立了“透明式办公”的行政服务大厅,把很多复杂的审批项目集中办理。改革者恐怕想不到,在一些办事者的眼里,他们的“透明”改革,竟然成了“制造新麻烦”之举,这多少也算是黑色幽默吧。

  政务大厅是《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各地政府部门设立的便民利民的窗口,但光修建玻璃房子集中办公,那只是一种姿态,只是“透明”的第一步,却绝对不是最后一步,更不是“透明”的全部。

  “透明”本质的要义有三点:其一,实体公开,即政府事务除依法保密的以外,一律公开;其二,程序公开,要以看得见的透明方式进行;其三,也是最最关键的一条,必须要有及时、有效的监督体系。对于“只挂号,不看病”者,对于挂了号还是要到小部门去办事的“收发行为”,对于故意刁难办事者的勒索行为,如果有透明高效的投诉体系,如果有十分严厉的处理,如果不是“投诉到头来绕回部门自己处理”,一些官员也不至于如此嚣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