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李岳生:洞庭血防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6:09 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记者 黄兴华

  1973年,21岁的李岳生从湖南医学院毕业,来到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李岳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很快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血防员成长为小有名气的血防专家。

  1986年,世卫组织在安徽省举办“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讲习班”。李岳生操着并不流利的英语,硬着头皮和世卫组织主管血吸虫病防治的官员莫托交上了朋友。

  1989年7月,世卫组织在荷兰举行的血吸虫病现场研究项目评估会上,李岳生和一位教授合作的《日本血吸虫病发病及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等两个课题,获得32万美元的课题经费。中国人首次出现在血吸虫病防治的国际论坛上,洞庭湖的血防工作也开始引起国际专家的关注。

  2000年年底,李岳生凭借《中国洞庭湖区血吸虫病:人群暴露、感染、患病率和易感性研究》这篇2001年度昆士兰大学最优秀的毕业论文,一举获得昆士兰大学博士学位。导师邓·迈克马勒斯教授这样评价:“毫无疑问,李博士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他在血吸虫病现场、生态、流行病防治以及免疫遗传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都被中国乃至世界医学领域所公认。”

  李岳生被聘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地一些大学和研究所也频频相邀。当时,他妻子和儿子也陆续来到身边。李岳生的人生旅途一片光明。

  2001年,李岳生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洞庭湖畔。

  回国后,李岳生不顾条件的艰苦,全身心地投入血防科研工作,把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洞庭湖区的血吸虫病防治中。从那时起,他先后被荷兰、美国、瑞士等8个国家的研究所和实验室邀请去作学术报告和短期学术访问,应邀作为世卫组织临时顾问赴马里共和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指导当地的血吸虫病防治。

  2001年以来,他主管的血防所科研课题突增至36个。2004年,“日本血吸虫再感染与人体获得性免疫关系研究”项目获中华医学科技成果奖。同年,他被澳大利亚卫生部授予公共卫生职业奖。

  2005年5月,他以突出成绩获得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颁发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国际研究学者奖,成为获得这个奖项的首位中国内地医学家。

  湖南省卫生厅长刘家望深情地说:“这些年,湖南血吸虫病疫情大幅下降。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血吸虫病人减少2/3,钉螺总面积下降了75%,血吸虫病流行区范围大面积缩小,李岳生功不可没。”

  据新华社长沙7月5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