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航天飞机“命运之旅”扣人心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6:0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下午,“发现”号航天飞机在阔别太空近一年之后再次升空。

  这次任务很可能最终决定航天飞机是按计划服役还是提前退役,进而也将决定国际航天合作的象征——国际空间站能否顺利建成,堪称是一次“命运之旅”。

  此次发射距去年7月“发现”号升空暴露安全问题不到一年,美国宇航局内部不少专

家认为它的安全隐患并没有彻底排除。这是“发现”号是否应该升空的最大争议所在。

  绝热泡沫脱落是导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2003年返回时解体的罪魁祸首。在去年的飞行任务中,“发现”号也出现部分绝热泡沫脱落现象。美宇航局用了近一年时间,对主燃料箱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去掉了大部分“不必要”的泡沫材料。但安全专家认为,彻底解决问题还要花更多时间。然而美宇航局局长格里芬拒绝了安全顾问委员会的提议。

  分析人士指出,该不该现在发射,实际上只是表面的分歧,其背后则是美国航天决策者对航天飞机命运的争议。

  《洛杉矶时报》的报道认为,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去年“发现”号升空险情不断,使得美国部分决策者和专家认为航天飞机安全性堪忧,应该尽快退役。而格里芬等人则认为,航天飞机还可以继续飞行,直至2010年国际空间站建成。

  决定航天飞机退役“日程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国际空间站。按照美国宇航局的计划,国际空间站如果要按期完成,美国每年要利用现存的3架航天飞机执行4次飞行任务,相当于美国拥有5架航天飞机时的年平均总飞行次数。

  格里芬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国际空间站是美国航天的“国际责任”,这一项目的失败或拖延,都会影响美国航天的声望。而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在内的决策者也指出,航天飞机是美国航天的象征,应该继续飞行。

  正是这些与技术安全性无关的考量,把“发现”号推上了扣人心弦的“命运之旅”。

  (据新华社洛杉矶7月4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