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西安翻译学院夺冠之路探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6:0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西安翻译学院夺冠之路探秘

  

西安翻译学院夺冠之路探秘

  

西安翻译学院夺冠之路探秘
西安翻译学院在陕西和全国最近刮起一阵旋风——就是西译选手连续夺冠的旋风。他们在各种翻译赛事中都高歌凯旋,令全国高等学府瞠目惊诧,令全国翻译界拍手叫绝,令全国民办院校为之振奋!西译囊括全省乃至全国冠军大奖,是什么绝招,是什么妙计,还是……带着这些好奇,笔者又一次走进西译,探秘解读西译——

  冠军向这里飘来

  公元2006年4月,“陕西省精英口译大赛”,西译两名大三学生夺得冠军和季军;

  公元2006年5月,“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陕西赛区,进入决赛前10名的选手中西译学生竟占3名,最终,冠军和季军分属西译大三在校学生和西译往届毕业生;

  公元2006年5月,西译选手力挫群雄一举夺得“全国翻译形象大使大奖赛陕西赛区”冠军,另一名西译人总分名列第四;

  公元2006年6月,西译选手决战在湖南举行的“全国翻译形象大使大奖赛”,力挫群雄一举夺冠,在陕西赛区中名列第四的西译学生选手被特邀担任全国大赛主持人;

  公元2006年6月,“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西译大三学生在全国总决赛的63名选手中又闯入了前20强……

  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多场翻译赛事中,西译人像一匹黑马,让全国兄弟民办院校感到群情振奋,让全国公办高校选手刮目相看,让全国翻译界专家学者欣慰长江后浪。

  “冠军”背后

  是一支神奇的敢死队

  公元2003年9月,西安翻译学院院长丁祖诒在万紫千红的西译苑中,开辟了一片让世人为之震惊的“人才实验田”,以“是吃螃蟹,还是撞南墙?”为标题的报道,立即在全国媒体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在每年入围的万余名新生中,招募100名高考成绩优异、英语基础扎实、甘愿跳出通过自考获取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的樊篱,投身于一个攻读五年不拿国家学历、自主创业、挑战固有人才观、号称“敢死队”的翻译研修生院。学院不仅为这100人提供“五脏俱全”却不增加任何费用的封闭式独立校区,还营造了一个五年不得讲汉语,甚至警卫都得说英语的全英语语言环境。

  摆脱国家学历考试规定的课程设置,摒弃学历考试指定的应考教材,加大口笔译交替翻译和准同声传译实践环节,促进英语思维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在扎实的英语功底基础上力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古博今地适应现场翻译。当丁院长的这一决策刚一出台,老一辈教育家、翻译家、原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孙天义教授拍案而起,亲自规划并执教,原西安交大外语系主任郝克琦教授、原西安外国语学院资深教授刘毓麟教授、原西北大学外语系主任冯伟年教授、原省外办国际交流处处长朱景琪毅然加盟,小小的一片方寸之地,云集了国内外和陕西省的各路“大神”!

  丁院长将这一探索在国际翻译产业论坛上宣讲,经久不息的掌声引来了与会的世界汉英同传强校——美国蒙特雷翻译学院院长的又一声炸雷,他宣布将于明年1月份在西译“敢死队”中挑选5名大四学生赴美攻读硕士学位,每年奖学金1万美金!

  “敢死队”的大三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为美国明尼苏达州副州长现场翻译后不久,西译接到陕西省外办通知,于6月15日接待了美国明州大学一行七人的专访,西译是访问议程中的唯一民办高校,西译“敢死队员”将可能成为明州大学青睐的“边深造边教学”的“汉语教师”。

  “敢死队”半数大一新生和90%的大三学生,分别通过了英语四级或六级,少数人甚至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

  西译自主创新的翻译研修生院,正迎来越来越多的惊羡目光和橄榄枝。

  冠军植根于西译肥沃的土壤

  西译“冠军”旋风的身后虽是西译创新的“敢死队”,西译成功的基因却是因为她为有志青年浇灌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生源,迄今还被大多数民办院校视为生命线的“数量”,在年年万余名新生入围的西译生源战略中,生源的概念早已升华为优先于“数量”的“质量”。5年前的7月,全国各大媒体的西安翻译学院通栏招生广告赫然写道:“统招生仅录第一志愿,谢绝第二志愿”,“计划外自考生也必须高考上线”!同行者虽瞠目结舌却无力效仿,前者的“谢绝”有点狂妄,后者的“上线”却独具匠心。有人说,上线考生还上什么自考?殊不知,上线不等于录取,高考划线总留有20%的余度,西译人一反“烧七八十度的水”的“第二希望工程”初衷,改烧90摄氏度的水了,何况西译的独特模式、严格管理和品牌效应还吸引了不少放弃其他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录取生!

  曾几何时,“宽进严出”成了民办院校理直气壮滥竽充数的招生信条和挡箭牌。“严出”谈不上,民办院校也断然没有不毕业的,“宽进”却扎扎实实地被偷换成“来者不拒”。一度成灾的公办院校自考班,打着主考院校的金字招牌,管他是高中毕业还是初中毕业,只要交钱就都摇身一变成为“大学生”,自考能不能通过,就不再是学校的事了。

  更有少数民办院校,他们或隐藏“培训”、“专修”、“职业技术”等校名字样混淆国家批准的学历层次资质,或蓄意含混非统招自学考试与统招计划内考生取得国家学历所参加的国家考试渠道;或高价收买贪图小利的中学校长、班主任或招生贩子误导甚至强迫考生报考,或擅自停课诱使数千名在校生大搞传销式人海招生;或事前私刻教育厅公章骗取扩招指标,或事后滥发计划内录取通知书忽悠考生;或高价购买广告公司“教育先驱”、“教育领袖”之类假荣誉招摇过市,或勾结小网络、小报纸炮制假排行榜编造100%就业率神话瞒天过海;或利用与国家领导人合影照片拉大旗作虎皮,或伪造嫁接偷换称谓涂脂抹粉!对于这些学商来说,为了“数量”可以不择手段,为了数量可以以身试法!

  西译拍案而起!清华北大为什么是清华北大,不就是因为700分的优质生源吗?民办院校先天不足被强制性地排到了第五第六生源阵容,对优质生源望之项背,难道不能自己营造相对优质生源吗?西译的一句“改烧90摄氏度的水,自考生也须高考上线”,石破天惊于民办高教领域,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牺牲!

  “效益,什么是效益,为在校生最大限度地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大学生,这就是最大的效益”,西译院长丁祖诒如是说。

  “孟母为什么要三迁,不就是要选择更好的周边环境吗?如果西译仍然贪图数量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不管什么程度的学生和什么品德的学生都来者不拒,那么好学生还有活路吗?我们吸引不来清华北大那样的优质生源,至少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撇一些油花,再继而争夺一些500分以上本该被二本录取的慕名西译者!”这是笔者在走访中听到丁祖诒的又一铿锵直言。

  冠军不仅仅来自优质生源

  高分低能者多矣,高分低质者也不乏其人。独生子女时期家庭的娇生惯养,崇尚学校声誉忽视品德和素质的高中应试教育,社会网络疯狂地美化西方的人权、人性、民主和自由,几乎让不少高考生惟我独尊信念淡漠奢谈自由荣耻不分,这是教育体制的悲哀!这堂课谁来补,这堂课怎么补?这是摆在西译面前的又一课题。

  权威部门反复于校内校外居住的“人性”,辗转于大学生在读期间能否结婚生子的所谓“人权”,办学者崇尚于西方绝对民主和绝对自由的所谓大学氛围,一味地强调“大学者大师也”,忽视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体性,小小的翻译学院胳膊能不能扭过大腿?

  西译用“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和十不准”作出了坚定的回应。“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西译的管理也同样要和整体生源质量相适应”,西译的辩解有点无奈,但无奈的背后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巨大勇气和彻底为学生和家长分忧的责任感!

  “全住校的西译要将所有学生放在眼皮底下管,不准租居民房,不得勾肩搭背,不得谈恋爱,不准抽烟酗酒,不准染红黄头发,不准袒胸露背发型怪异,不准不戴校徽,不准……”,这一切引发的关于“人权”和“自由”的种种非议,竟让西译的一句“你为什么不去谴责部队的军事化管理,却专拣‘准军事化’的软柿子捏?”搞得笔者哑口无言!

  “我们难道安心让来自全国各地远离父母的花季少年在农舍同居或煤气中毒身亡吗?我们难道忍心放任在读学生四年都谈恋爱生孩子荒废学业吗?我们不准学生抽烟喝酒影响身心健康难道不是家长的共同心愿吗?我们反对学生比吃比穿奇装异服难道不是为了学生有个‘人’样吗?我们为什么要哗众取宠地讨好学生姑息他们的歪风邪气?为什么某些民办院校招生时打出封闭式管理的招牌讨好家长,回过头来又完全放任自流甚至谴责封闭式管理?”这一连串的“吗”和“问号”顿时让笔者感到不容置疑的义正词严!

  或许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的一席话能让人有所启迪,他在教育部召开的一次17所民办高校校长会议上说:“老丁那所西安翻译学院几万人的大校,那么多年没听说出过什么大事,这就很了不起!”西译也只能拉这杆大旗作虎皮了。

  或许另一句西安民谣更能令人鼓舞,那就是“要学习,到西译”!

  或许每年万余名新生蜂拥而至的民情,或许每年万名毕业生被三资企业青睐的民意,或许西译年年被评为安全单位的民风,或许10万西译学子热爱母校尊敬院长的民心,太多的“或许”或许能佐证点什么哲理。

  不仅仅是冠军

  西译精彩纷呈的故事,让笔者目不暇接,又让笔者一次又一次感受到来自西译的强烈震撼。

  能够20年如一日坚持“取之于学用之于学,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走公益性正宗民办教育之路”——可算是“不是创举的创举”;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为落榜生添把柴的“第二希望工程”无疑是与落榜生同行的义举;敢于挑战学历,实践“五年制无学历敢死队”已经引起全国有识之士的热切关注,营造相对优质生源战略是民办院校迄今尚无人敢于问津的跨越;摒弃传统高教模式首创“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教育模式”和“准军事化严格管理模式”当属锐意变革和进取;敢于在全国率先买断国营大型企业、营造大面积自有校园、大面积自有校舍依然是创举……

  吸引百名外国驻华使节三度专访,应邀北大即兴讲演并获得成功,23位中央媒体老总同时造访,特邀博鳌亚洲论坛与各国政要同坛论剑,来自美国国会、加州议会参众两院、哈佛商学院、英国和加拿大等十多项荣誉和桂冠,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视察时的交口称赞,参与国事活动在西班牙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迅雷不及掩耳地胜诉某强势媒体的名誉侵权,承受来自全国几百家媒体长达8个月的误解、非议、质疑甚至诽谤,取得法律完胜而傲然挺立,太多太多的“惊世之举”,太多太多的“瞠目结舌”!

  在冠军之外,笔者还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证实,有4万名在校生的西译无论是统招生第一志愿报考率,统招生“专升本”上线率,统招生一次性就业率,毕业生收入水平,学历文凭考试、自学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A级考试和导游证考试等,通过率不仅遥遥领先于同类院校,还超越全省平均通过率20%-30%。

  走在通往冠军

  宝座的金色大道上

  笔者依依不舍地离开坐落在被古代大诗人王维誉为“太乙近天都”的西译,那巍峨耸立的终南山,那涛声不息的太乙河,那太乙河畔的通衢大道,那柳阴下朗朗的读书声,我陶醉了!

  我的返程恰好在课间铃响时,几乎是刹那间,原先稀稀拉拉的道路和广场立刻铺满了缓缓流淌的人群。我凝视着人人胸前佩戴的校徽,感动着人人阳光般青春的脸庞,惊异于男女生侃侃而谈却风雅有素的校园风尚,我陶醉了!中国的民办高校有西译这个龙头——“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我兀地感觉到,我正走在通往“冠军宝座”的金色大道上!

  文:大风标题书法:韩嘉俊

  全国翻译形象大赛冠军获得者西译选手韦振华和院长丁祖诒在庆功会上合影

  与专程来访的加拿大博学学院院长达成3+1合作协议

  慕名到西译参观的外国友人络绎不绝,图为丁祖诒院长向外宾介绍学院的概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