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跨行查询费收少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6:0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据中国《法制日报》报道:“自交通银行打开跨行查询收费之门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纷纷跟进,从6月1日起,对跨行查询业务向客户收取每笔3毛钱的手续费。一时间多数持卡人纷纷对此表示质疑。”而经济学者钟伟则表示“跨行查询每笔3毛钱是收少了,跨行查询成本约为1.2元。”

  类似“跨行查询费”之类的争议,在经济生活中屡见不鲜。仔细想想,电话公司收

取初装费之余,还收选号费、维修费、来电显示费、三方通话费、传真机接驳费,凡此种种,难道不值得商榷?

  学校的老师,在收取了学费之余,还要加收补课费,又是否合理呢?学校收取的学费,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学习的费用,为什么教得不够好之余,还有理由征收补课费?要是老师总把重要的内容和应试的秘笈放到补习课里讲解,岂不是收了两次学费?

  同样道理,房地产开发商在卖楼之余,是否应该对地板额外收费?医生在做手术之余,是否应该向病人征收手术室的装修费?手表商人是否应该把表针、表壳和表带分开销售?更有意思的是,不同尺码的衣服,为什么几乎总是价格相等、而不是分成三六九等?畜牧场的饲料成本,是如何分摊到猪牛羊的肉、内脏、毛皮的售价上的?

  这所有的疑问,都归结到一点,即“成本如何核算”和“成本如何分摊”的问题。这里,老百姓的看法,与经济学者的看法完全不同。

  外人认为,产品的成本,就是所有人、财、物投入的成本之和;在产品的成本之上,以“合理的”利润率折算,便能得出产品的售价。若同样的投入,同时制造了多种产品,如猪牛羊的肉、内脏和毛皮,成本则应该分摊到每种产品上去。换言之,老百姓的看法,是以“投入成本”为因,以“产出价格”为果的。

  一些经济学的看法相反:一切是以商人对生产项目的预计开始的。他先预计了最终产品在市场上的销量和售价,然后以此为依据,倒推要生产这种最终产品所必须投入的人、财、物的成本,从而决定是否让生产项目上马。

  生意都是赌博。生产项目一旦上马,投入的人、财、物不能或很难转作其他用途,于是变成所谓的“沉没成本”。别无选择,商人就只能背水一战。最终产品的产量和售价,是由商人一厢情愿地尝试的;而市场上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则以钞票投票的方式,共同判定了商人尝试究竟是对是错。

  商品的生产节奏、生产总量和销售价格,都是通过市场的检验,逐步试出来的。原则是能多赚就多赚,怎样能多赚就怎样去生产。是肉能卖点钱,内脏能卖钱,皮毛能卖钱,加起来的总价使得畜牧场维持了经营,而不是饲料的价格决定了肉、内脏和皮毛分别卖多少钱。

  假如产品受欢迎,商人就可以把“销售价格”定高,不管“投入成本”有多低;假如产品不受欢迎,那么“投入成本”再高,市场也不会接受由“投入成本”推算的“销售价格”。结论是:拿“投入成本”来为商品的“额外收费”说事,归根结底是场文字游戏。④6

  □薛兆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