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安装黑客软件网上偷帐号盗密码转帐 3名男子被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7:50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刘治理 通讯员黄晓明

  3个20岁出头的男子,因贪财心切,竟用所学电脑知识,在别人的电脑中安装黑客软件。当盗得对方银行卡账号、密码后,采取网上转账的方式,将2.14万元取出。6月30日,3人因涉嫌盗窃罪,被检察机关移送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审查起诉

  卡上存款莫名易主

  今年2月6日上午,南宁市某公司财务处胡某登录公司的网上银行,但无论如何也登录不上去。纳闷的她赶紧去开户银行问是什么情况,银行的工作人员把存折的交易明细单打出来后,才知道里面2.14万元已在1月28日被网络转账。胡某觉得这笔钱转得蹊跷,因为1月28日公司根本就没有取过钱。

  胡某在银行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了解到那笔钱被转入一个陌生名字——韦某某的名下。胡某觉得很奇怪,她只用自己和经理的电脑登录过网上银行,而这两台电脑都没有其他人动过。胡某报案时,在警方的启发下,她终于想到廖某有较大嫌疑。因为公司的电脑都是廖某帮买和维护的,而且1月26日上午,不请自来的廖某还帮她维护了电脑。廖某捣腾了大概10分钟,本来就慢的电脑变得更慢了。

  根据这一线索,警方很快找到了廖某。见事情败露,廖某交代了自己的作案过程。

  先在对方电脑埋“雷”

  廖某经常帮胡某所在公司维护电脑,在维护的过程中,他见对方总是用网上银行进行交易,就起了邪心。今年1月21日中午,他帮胡某维护计算机时,从自己的电子邮箱里,下载了事先已经编辑好的“密码解霸”木马软件,并在胡某的电脑上运行。该木马软件的作用为,记录胡某网上银行的账号和密码,并将其账号密码自动发送至自己的邮箱中。

  今年1月26日,廖某来到朋友周某家,并在周的电脑上登录了盗来的的网上银行的账号。廖某发现当时账户上有2.164万元,但是因为没有账户证书,只能在网上购物,且每天只能消费100元。当天下午,求财若渴的廖某又去了一趟胡某所在公司,他以帮胡某升级杀毒软件为由,用事先准备的移动硬盘,备份了胡某电脑的系统。

  廖某将账户证书从备份的系统中找出来,并下载到周某的电脑上,终于万事俱备。激动的廖、周二人马上找来林某,让林某找来一个账号用于转账。林某从网吧找来韦某某,说明情况后,为了转移视线,借其身份证在邕宁一银行开了户。

  今年1月28日上午,廖某在周某的电脑登录网上银行,将里面2.14万元人民币转入韦某某的账户。得手后,3人将钱取出瓜分,由于韦某某提供了身份证,他也得到3500元。

  拆换硬盘迷惑警方

  3人得手的第二天,周某觉得盗窃会被判刑,就对廖某说不想要偷来的钱了。林某和韦某某也开始担心,表示自己也不想要那些钱,问廖某能不能把钱转回原来的账户。廖某告诉他们,转出来的钱已经不可以退回了。

  为了让几个同伙放心,廖某先叫周某到南宁市电信局报案,说是上网时线路经常断,可能是有黑客入侵电脑等谎话,以迷惑警方的侦查视线。1月30日中午,廖某怕公安机关有软件能查到周某的电脑有转账的痕迹,就更换了周某的电脑硬盘,并给了周某3000元。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3人终究没能逃脱警方的法眼。

  负责审查此案的检察官告诉记者,这是他们西乡塘区检察院接触的第一起网络盗窃,作案手法十分隐蔽,而且属于高智商犯罪。此案告诫人们一定要注意网络安全,特别是进行网上业务往来,更要懂得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否则,便会无声无息地变成受害者。编辑:王香菊作者:刘治理 黄晓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