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平凡岗位上发光--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元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8:21 贵州日报

  在织金县兴林水泥厂,周元顺永远是生产车间里最忙碌的人,每台机械设备从正常运转到技术革新,都被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般精心呵护,虽然进厂工作已14年,但周元顺仍是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人。

  “其实我除了喜欢琢磨机器外,其他的许多都不懂。”已经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将要风风光光的上京领奖,周元顺的开场白仍然和他的人生经历一样朴实而

简单。

  今年4月初的一天,兴林水泥厂的工人们在开工时突然发现,生产车间里出现了一台陌生的新设备,于是好奇地纷纷拥上前围观,“小心点!这是新型磨机控制盘,听说操作的时候带有1万伏的高压电呢。”不知谁在旁边插了这样一句话,大家吓得立即散开,齐刷刷地把眼睛都投向了维修工周元顺。周元顺二话不说,拿起说明书逐字逐句阅读起来,并弓起身子试探着去操作新机器,两个小时以后,他抬起头轻松地对大伙说:“机子的外部材料全都是绝缘体,哪会容易触电?而且我已经想好了一套可行的操作规程。”

  “只要厂里面引进新设备,就交给他了,因为他比任何人都肯学肯干,就算在平凡岗位上也会发光发热。”一位老工人告诉记者,当初刚毕业的周元顺看起来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伙,当别人下班了去打牌娱乐时,这个年轻人就捧起电工学、电子学、水泥生产工艺等枯燥的专业书籍看得津津有味,这一看也看出了许多名堂。

  车间里有一台上世纪90年代购买的老式水泥磨机,工作起来一直都慢腾腾的,周元顺偶然看到《水泥》杂志上介绍,通过对该类型水泥磨机的隔仓板进行双层改造,就会使机器增加筛分功能,从而提高产量。当时周元顺想试一下,又没多大把握,便请南京市有关设计院画了一张图纸,然后按照图纸对着水泥磨机足足摆弄了20天,终于完成任务,改造后的机器经实际生产验证,不仅耗电量大幅降低了,产量也比原来提高了20%。

  设备能耗是生产中一项比较大的成本,如果给机器安装电容补偿装置,可以降低电流,减少无功损耗,但是购置这样一套装置最少也要花两万块钱,周元顺觉得不划算,就一遍遍的去五金店打听,买回了大堆电容器、开关等零件,自己组装起来,结果仅仅花了3000多块钱的成本,换回一台功能相当棒的电容补偿装置,为厂里节约了用电量的10%。“这也是我从书上学来的。”周元顺不好意思地向记者解释道。

  周元顺散发出的光热都点点滴滴投射到了岗位上,他连续两年被织金县直属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5月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作者:徐中田 王璐瑶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