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带民富 解民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8:22 淄博新闻网

  ――记博山区石马镇桥东村党委书记、村主任 张敬泉□记者 刘玉岗 特约记者 陈立诚通讯员 谢宝春 魏其宁前不久,博山区公布了30个经济强村排行榜,石马镇桥东村位列其中。一个博山南部山区的偏远山村,为何能跃升为博山区的明星村、小康村呢?6月8日,记者在石桥村委办公室见到了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张敬泉。张书记有些腼腆地自我介绍道:今年55岁,1974年入党,从1988年至今历任石马镇桥东村支部书记、总支书记、党委书记。近20年来,先后被省、市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谈起这么多年来的“从政”经历,张敬泉颇有心得。他说,我们这里人多、山多、地少,不发展工业经济村,集体和村民永远富不起来,所以发展工业一直是村级工作的重中之重。

  张敬泉饶有兴趣地带领记者参观了村里的两个骨干企业:山东耐火材料三厂和博泰集团。一边参观,张敬泉一边介绍说:这两个企业是村“两委”重点支持的对象,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强技术改造,研究开发新产品。今年,两企业又投资500万元进行了扩产,村适龄劳动力全部在本地实现就业安置,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000余元。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张敬泉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桥东村有5000多口人,群众生活用水问题是人们关注的头等大事。针对原来水井水质变差,群众反映大的问题,张敬泉毫不犹豫,多方筹资30余万元,带领党员日夜奋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铺设管道3500米,从石马水库管理所机井内引来了甘甜卫生的饮用水发现记者对村民的居住条件的改善很感兴趣,张敬泉带领记者参观了由18栋宿舍楼构成的村民住宅区。记者了解到,全村企业职工80%以上都居住在住宅区,全村村内街道硬化率达到100%,楼区内实现了美化、亮化、净化、绿化,极大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与记者一起采访的博山区委组织部谢科长介绍说,张敬泉特别关心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村里健全了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凡年满60岁的老人,由村里统一抽取口粮地,每年补贴粮食180公斤,补贴养老金160元。在村里新建的敬老院里,记者看到棋牌室、阅览室、文体室都有老人们娱乐的身影。“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这个山区村已经成为现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