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蒙古族乌力格尔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8:22 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5日专电(记者石圭平)在内蒙古草原上流传了数百年的蒙古语说书——乌力格尔,最近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介绍,乌力格尔的汉语意思是“说书”,是蒙古族的一种曲艺说书形式。在蒙古族民间,徒口讲说表演而无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被称为“雅巴干·乌力格尔”“胡瑞·乌力格尔”;使用乐器潮尔伴奏的乌力格尔被称为“潮尔·乌力格尔”;使用四胡伴奏的乌力格

尔被称为“胡仁·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的节目有短篇、中篇、长篇之分,尤其是长篇最为引人入胜,如《镇玉莽古斯的故事》《唐五传》《元史演义》《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都是其中的经典。乌力格尔的题材来源非常广泛,有的源自民间叙事诗、叙事民歌,如《嘎达梅林》《达那巴拉》等;有的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创作,如《烟酒之害》;有的从汉族文学故事移植改编而来,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刘胡兰》《黄继光》《草原儿女》《创业》等。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许多知名艺人相继去世,乌力格尔后继乏人。同时,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娱乐方式趋向多样化,乌力格尔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