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活观察:节能灯何以“节电不省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8:2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5日专电(记者张淼淼)“在能源日渐稀缺的中国,在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中国,如果你问一百个人应不应该使用节能灯具,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如果你再问这一百个人有没有在使用节能灯具,答案会让你失望;那么为什么不用呢?90%以上的人给出的理由是:‘太贵了!’。”

  记者在采访多位中国节能协会的专家时,其中一位给出了这样一串“假设式问答”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国,我国80%的节能灯产品却用于出口。全国政协委员李鸿计算了一下--如果用10瓦的节能灯取代亮度相近的60瓦的白炽灯,以全国推广使用12亿只、每只节能灯每天工作4个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省一个三峡大坝全部发电机组全年的发电量!”今年“两会”以来,国内媒体频频引用这段数据证明节能灯具在国内使用量严重偏低的事实。

  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专家李仲明认为,目前节能灯具在国内市场推广使用进展缓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价格偏高。耗费同样电能的情况下,节能灯的亮度约是白炽灯亮度的4倍,原来采用60瓦白炽灯的房间,使用13-15瓦的节能灯就可以满足照明要求。节能灯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其价格比白炽灯贵一点是合理的,但目前市场上节能灯的价格贵得太多,售价往往是白炽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我在超市买过一个40多块钱的圆形磨砂节能灯泡,说实话,刚交完钱就有点后悔,太贵了。”

  因其昂贵的价格,节能灯具承受了偏高的“期望值”--使用期长点、再长点,好把购进时的高价对冲掉。然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质量参差不齐是节能灯具在国内市场打不开局面的第二个原因。”

  由于节能灯价格高,相对利润较丰厚,所以很多小的厂家纷纷开始生产节能灯具。他们采用简陋的设备、质量低劣的材料生产出的灯具节能效果差、颜色不一,更为重要的是寿命短,有的只能用几十个小时。这样一来,用户认为节能灯不可靠。实际上,节能灯的寿命至少应该在几千小时,不应该比白炽灯短。

  目前国内节能灯具的销售网点过少也是其“打不开局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由于节能灯的生产技术相对复杂,厂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或专业生产地区,如广东的中山古镇。而中小城镇和农村,还是以传统的白炽灯生产为主。大厂家的著名品牌节能灯出口到国外可以获得丰厚利润,比较起来,在国内建立销售网点费用高,既要和质量差的节能灯具拼价格,又要和有地方保护的白炽灯比销售。

  李鸿认为,我国缺少全国性的鼓励高效照明产品生产、使用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推广节能灯也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和激励机制。据悉,在美国市场,消费者每买1支“得邦”牌节能灯,便能得到美国能源部3美元的补贴。日本、法国、荷兰等国在推广中,有的让银行提供专项优惠贷款,有的折价优惠出售乃至免费赠送节能灯,有的政府投资进行照明改造。

  李仲明则建议,国家首先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或停止白炽灯的生产(只保留极少厂家为特殊用途生产),或对这样的企业征收重税。其次,应对节能灯产品制定国家标准,对产品实行强制认证,这将会让著名品牌的产品建立在国内销售的信心,同时也会降低销售价格。再次,要加强研究、开发的力度,开发出新的节能产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销售价格。另外还要加强科普宣传,让千家万户真正了解节能灯的优势,真正感受到节能灯的高性价比。这样,我国的节能灯消费才会走出“节电不省钱”的怪圈。(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