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强化激励自主创新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01 法制日报

  在今天的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委员们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问题分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一是深化改革,建立完善自主创新的新体制,二是培育创新文化,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强化激励自主创新的法制和政策环境,成为提高自主创新的先决条件。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随着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我国贸易摩擦多发期将继续延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争端的主要焦点之一。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的优势,对中国潜力企业打压、抢市场,其知识产权争端、诉讼具有针对性,往往集中在中国最具有市场潜力的领域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领域,如通信、计算机、家电、医药和汽车业。因此,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是提高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谢克昌常委认为,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有利于本国企业创新和获取专利的知识产权战略,改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局面,获取经济增长的长期收益。他说,要把知识产权融入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

  冯培恩常委认为,要把知识产权保护渗透到知识创造、保护、利用和扩散的全过程。知识产权制度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要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包括知识产权创建、管理、保护和运用的体系。

  立法承认科技劳动的客观价值

  冯培恩常委建议以立法的形式承认科技劳动的客观价值,在全社会普遍树立尊重技术要素,并在分配中充分体现技术要素重要性的理念;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和探索技术作为生产要素获取合理报酬的方式与手段,调动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冯培恩认为,在宏观层次上要协调解决企业、创新者个体与社会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通过利益调整,引导企业和个人技术创新的方向与社会前进方向相一致。首先要继续加快以股份制为中心内容的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形成。其次要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拓宽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政府要充分利用WTO规则中允许政府保护幼稚产业的规定以及例外条款和保障机制对自主研发产业进行保护。要建立对进口产品危害的预警机制,对倾销行为及时立案调查;对国外滥用知识产权案例,导致我国自主研发企业无端陷入纠纷的情况,要给受害企业提供法律支持。

  完善落实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体系

  冯培恩常委认为,国家出台的鼓励企业研发的税收减免政策需要落到实处。此外,他建议缩短研发设备的折旧期限,实现内外资企业税率政策的统一。要实现消费型增值税,对技术转让费、研发费等可以比照免税农产品按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对专利、非专利技术转让按其实际所得的营业税予以扣除。对高科技产业化由单一的税收减免向投资减免、再投资退税、加速折旧等多种方式运用转变。

  由于创新的产品周期短、更新快,投资与经营风险大,因此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投融资制度的创新。姜笑琴常委建议,要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的政策环境,如资金注入政策、税收减免政策、风险补偿政策等。

  本报北京7月5日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