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是谁在逼大学生造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07 温州新闻网

  据6月26日《法制日报》报道,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广大毕业生正为找不到工作而深感忧虑之时,有部分高校推出这样的规定:毕业生须提供就业协议书和接收函,否则不发放毕业证。为了达到这一规定的要求,大学生们纷纷签定假就业合同,以换取自己本应该得到的一纸证书。

  因为学校的荒唐要求,大学生不得不通过签假协议、造假合同来换取自己本应该得

到的毕业证书,一向以育英才而养大气而著称的大学为什么要逼着学生去造假呢?因为学校可以从学生的“造假行为”中获得利益,最直接的利益首先就是学校本年度毕业生就业率有了保障,学校又可以在其招生广告中写上“我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已连续X年达到90%以上……”。实际上学校并不是不知道学生在造假,为了获取毕业证书,许多毕业生与学校周边的餐饮小店签订就业协议,试想,餐饮小店不过就是个“家庭作坊”,小本经营,对于老板而言无非是个养家糊口的营生,生意再好也还未到可以奢侈地与大学生签约、雇佣大学生的地步吧。小店跟大学生签就业协议是为了对大学生在校几年来对小店的惠顾而表达的一点心意,以帮助毕业生能够顺利毕业,双方谁都没把这当真,但学校却当了真,学校只认你的就业协议上是否有市场主体的公章,而不管协议内容和劳动关系是否真实,只要有公章那就说明学生已“顺利就业”。好了,学生可以领毕业证了,学校也有就业率了。

  笔者经常可以从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高校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要求大学生无论为人处世还是搞研究做学问都应该以诚实信用为本,要将诚信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然而,“要求大学生以诚信为人处世”的学校又为什么会在学生即将离校的最后一刻逼着学生违背诚信原则去造假呢?一方面是苦口婆心的教育,另一方面却是毫不留情的背叛,这显然与日常逻辑不符。到底是谁在逼大学生造假?大学生要毕业证,那是其顺利完成学业的证明,高校要就业率又是为了什么?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十分严峻的形势下,能拥有较高的就业率无疑是一所学校吸引生源的最好招牌。近年来,随着高校名称和专业名称的纷纷变脸,满大街的“科技大学”、“工程学院”,而专业名称个个美丽动听但却异常陌生,这时,由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公布的学校和专业就业率就成了学生选择学校、填报志愿的指向标。就业率高了,报考的学生就多了,学校的经济效益跟着就好了,领导的政绩自然也就不会低了。

  就业率本是一个好东西,但统计方法不透明的就业率却是弊端重重,而唯就业率是举的办学思路更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千秋大业、国之大计,若以迎合市场需求的短期眼光来指导高等教育,长此以往,最后毁掉的是支撑着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因为曾经就业率高,全国各个高校便发了疯般地纷纷开设工商管理、新闻学、法学等“热门”专业,因为近几年的就业率偏低,某些高校便开始砍掉那些基础性的学科专业,因为那些基础性学科专业的名称多半是“老土”、不花哨,造起假来也就不是那么顺手,而“热门专业”的名称呢,多半美丽动听,仗着其“热门”的名头造起假来也方便多了。于是,我们便各地各大高校就业率指标全线奏凯,以及由高就业率所反映出的大学生就业的一片大好形势。而事实上呢,是应届毕业生“毕业了,我们的工作在哪里(《南方周末》2006年4月6日大学生就业调查报道)”的茫然,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辛酸,是带着祖辈的寄托从农村出来,却又要回到农村去子承父业的无奈。

  只要就业协议上盖着接收单位的公章便认为已就业的方式的未免草率,而繁琐晦涩、不公开的就业率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以及就业率上所附加的利益,则使学校放弃原则,逼迫大学生为就业率造假成为了必然。公众期待了解一个真实的大学生就业状况,渴望得到一个真实的求学指南,中小学为求升学率而采取的各种极端方式想必已被大家所深恶痛绝,在那场中小学比拼升学率的战争中,学生已经伤痕累累,他们的成长已经因此受挫,请不要让他们再卷入到一场高校比拼就业率的战争中去,那场战争将会使他们连“诚信”这样的做人的基本原则都难以保存。一串数字一场游戏,当游戏开始不再只是娱乐,开始变的残酷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变更游戏规则。我们呼唤一种更为理性、公开、通俗的就业率统计方法的诞生,期待一个更为科学的高校就业率评析机制的建立。[稿源:红网][作者:康勇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