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尊重交通协管成就文明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11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 王文琦

  他们站在烈日下、车流中,顶着风吹雨淋,驻守交通要道,让车流和人流随着设计的信号有序流动,使本来堵塞拥挤的道路交通疏解开来……这就是交通协管员。

  毫无疑问,这个工作是辛苦的。尽管前不久也有报出“3050人应聘450个交通协管员

岗位,应聘者中竟有研究生”的新闻,但事实却说明,交通协管员正在成为一个高辞职率的职业(超过10%),其主要原因是:工作艰苦、甚至挨骂挨打。我们也看到,经常会有些不服协管的人,可能采取不合作的方式,轻者动口,重者动手,严重妨碍了正常的交通管理。曾有报道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广州首批450名交通协管员受到的比较严重的侵害就有11起。

  在理论界,对包括交通协管的一切“协管”的存废问题一直争执不下。要不要“协管”?看数据就可以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广州相关地段的数据统计表明,协管员上岗前,行人遵章率为25.2%,非机动车遵章率为17%,机动车通行量为55.2辆/分钟。上岗后,行人遵章率为88.6%,非机动车遵章率为83.6%,机动车通行量为76辆/分钟,协管员的功劳是显而易见的。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文明提高的路线图:“管——不管”,今天的协管为的是换来明天的自律,这是在现有国情下符合国人素质提高规律的必经之路。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确实很少见到在红绿灯路口管行人走路的协管员,因为他们的市民规则意识、守法意识很高,不但人极少闯红灯,车到红绿灯口,即便是绿灯也自觉缓行让行人先行。而我们的市民则不然。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就必须有一个知道(告诉)规则、提示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协管员就是在做前两项:向人们告诉、提示有关的规则。

  正在迎接亚运会的广州,治理交通的任务也十分繁重,建立一支有力的交通协管员队伍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理所当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