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熬一个"首席"要多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16 东方网

  齐小姐到影楼拍婚纱照,影楼承诺让首席摄影师、首席化妆师服务,但照片出来后她觉得质量并不好。记者采访时店长称,首席纯属内部认定,没什么资格认证程序,在台湾影楼有5年工作经验才能成为首席(7月5日《现代金报》)。

  真想不到,民间流传已久的“十年媳妇熬成婆”说法,却原来是如今影楼“首席”的古远参照模式。由此很难让人不作联想,像齐小姐那样,出了“首席”的费用,得到的竟

是“次席”、甚至连“次席”也不如摄影服务的,可能还大有人在。

  网上搜索证实了我的猜测,看起来威风八面的“首席摄影师”,有时候却只代表了普通级别。去年初,上海一对夫妻在徐家汇某婚纱摄影店,看中了一套3380元的“快乐新娘”婚纱照,并当场请工作人员在“预约单”上特意注明“指定首席摄影师”。而当他们前去拍摄时,却发现服务的并不是店里最有名气的摄影师。店方的解释更让他们跌破眼镜,“那位有名摄影师拍一套婚纱照起码要9000元!拍‘快乐新娘’的就是首席摄影师”——“首席摄影师”并不是最高级别,缺乏拍婚纱照经验的市民,有多少能躲开这种“温情”掩盖下的“暗算”呢?

  在那些婚纱店、婚纱街招摇标榜的“首席”头衔,到底值不值得人们拿它当回事情?宁波市劳动局的有关人士说,技术职称中并没有首席摄影师和首席化妆师。接受记者咨询的律师也称,“首席”若是作为企业内部的待遇和荣誉是允许的,但是拿着这种没有经过有关部门认可的职称当“噱头”去招徕生意,就有商业欺诈的嫌疑。可见,遭遇婚纱摄影中“首席陷阱”的消费者,除了可到有关部门投诉外,完全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要有投诉和维权意识固然不错,而我还是认为,缺乏“阳光监督”的“首席”幌子,何以能在一些地方长期成为坑骗顾客的快刀利刃,是不是也与相关管理和职能部门的“疑似漠视”,多少有些关联和牵扯呢?“首席”概念逐渐被某些无良商家偷梁换柱、任意解释的背后,恐怕很难不让一些人嗅出点“养虎为患”的味道来吧。


作者:司马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