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审计和其他部门要有威慑力,就得曝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16 四川新闻网

  1998年,朱镕基担任国务院总理,对审计工作下达了三条指示,一是在审计项目的安排上要全面审计,突出重重点。二是在审计的目的上,要注重抓大案要案,并强调指出审计要有威慑力。三是在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上,指出审计人员要长点骨头,即要敢于得罪人。据说,审计长李金华提出要搞好效益审计。朱镕基说:“你们目前能够把财务收支审计搞好就不错了”。

  朱镕基得知美国审计结果公开,问李金华我们能不能够也搞审计结果公开。李金华说可以逐步实行。

  客观地说,对于朱镕基的指示,李金华是执行得很得力的。但今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确有些走样。这就是缺乏朱镕基讲的“审计要有威慑力”。

  审计怎样才能有威胁力?首先,在于深查细挖,查深查透,不走过场。审计的第一职能是监督。其他的什么评价、鉴证职能,都是从监督中派生出来的。不讲监督职能,只讲评价、鉴证职能是不符合审计的本质的。其次要敢于曝光。试想,无论是在公布审计结果中,还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时,在那里用某某、某某指代,这些不痛不痒的八股膣能够有威慑力吗?

  对于李金华今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计报告,《中国审计报》6月30日发表了特约评论家的文章,作了说明,其中之一就是:“审计工作报告的篇幅有限,不可能把审计查出的所有重要案例一一列举,难免挂一漏万,这就可能带来曝光是否公允的问题”。对于这种说明,我不敢苟同。首先,何谓公允?我认为只要事实确凿就是公允。明明有问题,没有将问题查出来,就是不公允(相对于的确没有问题的)。只要是事实,因审计工作报告的篇幅有限只能将其中一部分曝光,不能叫不公允。其次,这些不痛不痒的八股膣,本身就是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公允,因为这样做剥夺了他们的知情权。至少,第一,对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尊重,第二,对国家的主人――广大人民群众不尊重。

  说到审计的威慑力,我也想到了其他部门的威慑力。审计在前几年还显示出了一定的威慑力,其他部门则很少显示其威慑力。当问到这是为什么时,有的则以“不便回答”来搪塞。说穿了,就是不愿意曝光。为什么不愿意曝光?一是本身的工作没有做到实处,一曝光,就要显示其工作的不足。二是怕得罪人。

  须知,曝光,是一种力量。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阴暗的东西才没有藏身之处。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公开,是一种有力量的表现。曝光,还是一种责任。试想,不把阴暗的东西曝光,就在客观上起到了一种保护阴暗东西的作用。不讲这样做是否是失职渎职,但至少是没有好好地尽责尽职。曝光,更是一把双刃剑。通过能否曝光和曝光的程度,我们可以检验出曝光方和被曝光方的心态品格、工作结果。

  但愿李金华明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计报告能够恢复曝光!也但愿其他部门不要再以“不便回答”而不敢曝光。(作者:方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