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实施十项民心工程 推进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24 锦州日报

  本报讯 许健、记者秦永生报道: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义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实施了十项民心工程,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程,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在全县18个乡镇、240个村、9个社区开展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全县农村共有291548人参保,占全县农业人口的78%。农村有营业定点门诊89家,城内有5家定点医院接收投保人员就医。目前已经报销医疗

费50余万元。二是贫困村整体脱贫工程,改变贫困现状。共有28个村开展了整村推进工作。涉及到17个农村乡镇。全县实施养殖项目村19个,林果项目村6个,种植项目村3个。已经投入资金1400万元实施养殖、林果和种植项目,覆盖7476户农户,受益人口达12834人。三是村村通油路工程,解决行路难问题。共修建村村通油路112公里,14条路线。修桥涵47座,602.3米;过水路面141处,4668米,已经有10个乡镇25个村受益。四是学校危房改造和校舍维修工程,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已经投入资金950余万元对21所学校危房进行改扩建,总面积计21000平方米。五是特困户、残困户和敬老院改建工程,解决住房难问题。已经投资190余万元为17个乡镇的85户特困户和74户残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共建房130间,维修20间,购买25间。同时投资86.6万元为5个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六是小尾寒羊改良工程,提高农民养殖收入。已经投资200万元在17个乡镇建设肉羊改良站30个,改良肉羊36000只,良种肉羊综合配套技术推广6万只。七是新能源综合利用工程,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已经投资700万元实施“一池三改”工作,即:建一个沼气池,改造厨房、厕所和猪圈。已经有17个乡镇60个村3500户村民受益。八是移民搬迁工程,改变农民生存条件。已经投资126万元对生存条件差、行路难、通电难、上学难、饮水难、就医难的小村、小屯的农户进行移民搬迁和移民扶贫,正在帮助180个贫困户实现移得出、能致富的目标。九是科技兴农工程,帮助农村增产增收。共组织6000多人参加第九届北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销会,举办培训班143期,发放光盘1500张,图书资料45000多册(份),有600户农民实施科技培训增收工程。县内相关单位还组织人力,在春耕期间开展了为农民送种、送肥、送医、送药、送钱、送物、送劳力、送科技的“八送”活动。十是村村通有线电视、电话工程,解决农民信息闭塞问题。新架设有线电视干线40公里,使16个村的1500多户农户能收看到40套以上电视节目,解决了全县最后7个行政村不通电话的问题,实现了农村电话村村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