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规范着装”尚属细枝末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24 南方日报

  直言

  潮白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政府日前贴出一则《关于机关工作人员及前来办事人员规范着装的通知》,规定在工作时间到政府机关办事的人员,凡赤脚、穿拖鞋,穿吊带装、露脐装

、露背装、背心、短裤、浓妆艳抹、奇装异服、衣冠不整的,一律不得进入政府机关办事。《通知》的出台,为的是“创造一种严肃、和谐的办公环境”,不过,有些市民并不买账,认为这是作秀。

  不仅市民,当地有人大代表也认为:不能因为不符合着装要求就不给老百姓办事。从大家的反应来看,此种《通知》导致的结果是严肃有余而和谐不足。据说,《通知》下发后起到了一定效果。这是当然的,“前来办事人员”嘛,来的目的是办事,别说规范着装了,你就是让他必须耷拉脑袋、哭丧着脸,他为了办成自己的事,也可能会老老实实地遵守。以前人们诟病一些政府机关“门难进”,主要还是说他们高高在上、工作作风恶劣;现在,演变成因为着装问题的“门难进”,颇有些耐人寻味。

  国人惯于做表面文章,这恐怕是惯于此的人自己也承认的。早几年不是有“帽子戏法”吗?当然,不是足球场上头顶脚踢一场比赛能进3个球那种,那一种,正在进行着的世界杯还在呼唤零的突破呢。而是实实在在的帽子,具体地说就是职能部门戴的“大盖帽”,太多,但却“七八顶”往往管不住任何事情不说,还把百姓的眼睛看花了;好,合成“贝雷帽”。一时间,人们以为在“帽子”上玩玩“戏法”,就能够解决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多头执法、职权交叉重复和行政执法机构膨胀等问题,就能够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效率,降低行政执法成本。何其幼稚!此外,各行各业还无止境地在统一更换服装,每一次更换的理由都理直气壮,似乎非换不可。更换成本先别管它了,有谁觉得服装的更换产生了些许实质意义吗?

  记得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里有这样一幅:父子两个看见一个大门里有几坨粪,想要进去拾,把门的不让进去;父子两个穿上礼服再来,把门的便恭恭敬敬。漫画没有任何文字,但是谁都看得懂,那把门人看的就是衣服。进严肃的地方须“规范着装”,将来可以这样要求吧,但前提须是严肃地方的服务态度真正得到端正,“脸好看,事好办”。现在问题的焦点显然还轮不到“规范着装”上,这类东西属于“末”,真正的细枝末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