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负面事件影响显现 广东将整治千家化妆品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26 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沈昀)不断爆出的负面消息给了广东化妆品生产企业当头一棒。前不久,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粤产不合格化妆品使得其名声下滑。据业内人士透露,负面事件对于销售本身影响正在逐渐显现,更重要的是负面消息打击了消费者信心,阴影笼罩下不少企业开始感慨“广东化妆品行业的非典来了”。

  与此同时,广东全面启动了全省的化妆品专项整治,1000多家化妆品企业都将遭遇

“过关门槛”。

  化妆品原料来源被“盯上”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处处长郑彦云告诉记者,广东素来有化妆品第一大省之称,化妆品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行成市,一些种类具有明显优势。但近来,化妆品行业的负面新闻不断,给行业的整体发展蒙上了阴影。据透露,今年全省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将进行一轮全面的“过关”,其中这次特别“盯上”了化妆品的原料来源和投放,“这次检查中将重点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原料进行检查,从源头上把关化妆品的质量;其次,企业的自检系统也是此次检查的重点,只有企业自身的诚信意识树立起来,才能真正建立产品质量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祛斑、美白、祛痘、防晒、染发类都是检查的重点,预计80%的品种都会纳入该轮检查中。

  化妆品使用医疗术语“亮红灯”

  某化妆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广东省的专项检查要求,今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染发化妆品都必须进行监督检查,企业的原料库、原料进出记录、库存产品等都将接受检查。该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出现不少药妆店,一些药店也开始经营化妆品,而消费者通常认为药店经营的化妆品功效更好,也爱光顾,所以现在不少化妆品生产企业也开始抢夺这一新的市场。与之相伴的是,这一块也成为不法商贩瞄上的新地带。广东省药监局有关人士透露,此次药店和化妆品专卖店也都是流通环节中检查的重点,“这些场所经营的化妆品标签、标示、说明书是否宣传疗效、是否使用医疗术语、是否注有适应症等都将进行检查,消费者发现可疑情况也可以举报”。

  相关链接

  化妆品生产企业下列违法行为严厉查处:

  1、使用未列入《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的染发剂原料;

  2、未按照《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规定的最大使用浓度及其它限制和要求用染发剂原料;

  3、未在标签上按照要求标明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化妆品卫生质量专项抽验重点:

  1、宣称具有祛斑或美白功能的化妆品;

  2、宣称具有祛痘、抗粉刺或者除螨虫功能的化妆品;

  3、消费者投诉产品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