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最后通牒”期限已过 巴以前景扑朔迷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26 南方日报

  国际观察

  4日是绑架以色列士兵沙利特的三个巴勒斯坦武装派别要求以政府释放1000名在押巴方人员并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的最后期限。这个最后期限一度让国际社会忐忑不安。眼下,最后期限已过,以方没有答应巴武装派别的要求,巴武装派别也没有处死以方人质,这场危机的前景扑朔迷离。

  以色列“只压不灭”策略

  从一般意义上讲,解救人质的过程越短越好,以免夜长梦多。但以军此次解救人质的行动却显现出一种慢节奏。这与以政府对哈马斯采取的“只压不灭”策略有关,同时也是为了确保人质的安全。

  以军自从6月28日发动代号为“夏雨”的军事行动以来,主要袭击了道路、桥梁和电厂等对加沙人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以及由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的自治政府总理府和内政部,以军还在约旦河西岸逮捕了多名哈马斯高官。但截至目前,总的来说,以军在采取军事行动时仍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

  以政府对哈马斯政府采取的是一种“只压不灭”的策略。一方面,通过采取军事行动对哈马斯政府施加压力,可以安抚人质家属并缓解以方民众的担忧,平息一年前以军撤离加沙在以国内引发的不满;另一方面,军事行动并不着眼于颠覆哈马斯政府,因为颠覆哈马斯政府将可能使巴方陷入无政府状态和军事派别的混战之中。这是以色列不愿意看到的。

  此外,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如果过于猛烈,不但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引起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也会促使绑架沙利特的巴武装组织“撕票”。

  哈马斯出现派别之争

  哈马斯在加沙的几位领导人曾表示,他们事先对绑架以士兵事件毫不知情。事件发生后,他们不断同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和哈马斯的武装人员举行讨论,希望能够和平解决危机。

  但是,巴武装人员拒不妥协,坚决把以方释放在押的巴方人员作为交换人质的条件。以色列国防部长佩雷茨将矛头指向海外,指责流亡在叙利亚的哈马斯领导人迈沙阿勒是此次绑架事件的主谋,并要求叙利亚政府出面施压。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人质事件暴露出哈马斯内部逐渐抬头的务实派与强硬派之争,务实派以本土领导人哈尼亚等为代表,强硬派以海外领导人迈沙阿勒为代表。此外,哈马斯在本土的武装派别“卡桑旅”已显现出离心倾向,拒不服从本土领导层的整体安排,因为就在人质危机发生之前,哈马斯正与阿巴斯就民族和解进行讨论,而且接近达成一致意见。

  人质危机前景扑朔迷离

  从巴方来看,确保沙利特的安全符合巴方,特别是哈马斯政府的利益,如果他被杀死,巴方将失去一个与以方讨价还价的有利筹码,同时以色列将可能对哈马斯实施严厉打击,对其执政地位构成巨大威胁。以总理奥尔默特4日说,以政府决不会让人们相信绑架将成为使以色列屈服的工具。以方释放出的明确讯息就是决不允许巴武装组织通过劫持人质达到政治目的。以方认为,如果满足了武装组织的要求,那么这次绑架事件将仅仅是一个开始。此外,分析人士认为,以方如果应绑架者的要求释放囚犯,对阿巴斯将是一种打击,而哈马斯及其政策将获得更多支持。

  这场人质危机可能有三种前景:一是以方保持当前对巴方的强大压力,拒绝与巴方谈判释放人质问题,但不深入加沙腹地展开军事行动,同时在约旦河西岸继续实施抓捕。出现这种前景的可能性最大。二是在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斡旋努力下,以巴双方找到和解途径,以交换人质和囚犯的方式解决这场危机。三是以军大举进攻加沙,解救人质。但倘若如此,被劫持的士兵性命难保,而且巴以双方都会有大量人员伤亡,地区局势也会因此急剧恶化。

  新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