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正确使用“止咳水”不会上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27 南方日报

  日前有媒体报道“止咳水加可乐”成为现时某些青少年的不良嗜好,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视止咳水为洪水猛兽,而专家指出

  正确使用“止咳水”不会上瘾

  近来“止咳水加可乐可获得快感”的说法在一些青少年中蔓延。而由于担心上瘾,

一些人又过于恐慌,就算是有严重的感冒咳嗽也不敢用止咳药物,这完全是矫枉过正。专家介绍,止咳药在正常的剂量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下服用是完全安全的,特别是一些优质中成止咳药成分天然,消费者无需担心。

  “快感”止咳水荼毒青少年

  据媒体报道,近期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迷恋服用某类止咳水与可乐的勾兑品,以期获得“快感”的现象。在惠州博罗县,最早一批服用“止咳水加可乐”的是10余名初中学生,2000年左右,博罗一些酒吧开始出售一种“可乐加止咳糖浆”的饮料,时过6年,博罗的酒吧已经极少再出售这种饮料,但“一口止咳水一口可乐”的喝法已经在当地一些“双无”青年、中专生和中学生之间传开。

  据透露,这类“止咳水”主要是两种产品,一种是南京某药业公司生产的“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另一种名叫“可非”的“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则是由沈阳的一家药厂制造。

  专家指出,含可待因的止咳露等产品一般为处方药,须在医生指导下按医嘱服用。由于其含有磷酸可待因、盐酸麻黄碱等成分,大量服用能使中枢神经兴奋,服用者会有依赖性并出现心跳过速的反应,因此应该控制使用。据专家介绍,一瓶120毫升的“联邦止咳露”相当于4粒可待因药片,长期服用该药物,会危害人的内脏。

  “止咳药恐慌”没有必要

  专家透露,目前正值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在部分地区,一些患者看到媒体报道后,错误地认为所有止咳药都含上述成分而产生“止咳药恐慌”,干脆放弃服用所有止咳药,结果耽误了病情,对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害。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学博士沈竞康告诉记者,如果是国家正规批准的止咳药物,无论是中成药还是西药,其中的成分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消费者只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正确服用是不会导致成瘾的。针对媒体报道的止咳水上瘾,沈竞康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服用的剂量过大,正常的剂量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此外一些中成药产品如潘高寿等,其主要成分是川贝和枇杷,消费者不需过分担心。

  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据了解,含管制类药品成分的止咳药多数为处方药,按照药品分类管理的有关规定,消费者在药店选购处方药时需出具由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在非处方止咳药中,部分药品同样含有管制类药品成分,目前,比较常见的成分有可待因(又名甲基吗啡)、麻黄碱(又名麻黄素、麻黄碱)、樟脑酊、罂粟壳这四类,按照有关规定,药品成分必须在说明书中明确标注,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止咳药时可通过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成分部分加以区别。

  据报道,在博罗的一些小商店只要说“邦”老板就知道是买什么东西。本是处方药的产品在药店和士多店都可以随意买到,如何加强对于处方药的监管再次摆到台前。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孙有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购买止咳药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两点。首先,要到正规的药店去购买,保证购买的药品是真药;其次,学会留意药品批号,注意辨别是否是真的批号,还有就是要学会看药品成分,注意成分里面是否有不能添加的成分或管制药品成分。

  本报记者沈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