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关心流动儿童 关心城市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45 浙江在线

  日前,北京发布了“十一五”妇女、儿童两项发展规划,宣布将对16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进行登记,登记得出的数字将为流动儿童的卫生、安全、教育等各项工作提供依据。

  登记流动儿童是北京保障外来人口权益的又一举措。长期以来,北京流动儿童的状况一直是笔糊涂账———流动儿童的人数、受教育情况、身心健康状况、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安全和意外伤害情况……这些都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一个例子是,2000年的统计数字

是流动儿童9.7万人,但2005年中小学入学的流动儿童就有34万多人,可见其中变化之大。由于没有相关数据,政府有关流动儿童的福利保障等公共政策滞后,使得他们的发展面临着种种困境。

  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为打工者及来京创业者,他们对北京所做的贡献人所尽知,然而,由于户口等因素的限制,他们中很多人没能享受到北京的社会福利。不过,他们最焦虑、最为之揪心的还是他们的儿女。他们大多人收入低微,不能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城里人为孩子的营养过剩而发愁,而他们发愁的,却可能是为孩子吃上一顿饱饭;城里孩子住在安静、干净的小区,他们的孩子却只能住在脏乱差的城郊接合部,与污水相伴,与垃圾为伍。

  他们也很难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为付不起数额不菲的捐资助学费;他们的孩子上不起好幼儿园、好学校,有些连差学校也上不了,他们的孩子也许无法忍受歧视。他们更难给儿女以很好的照料,因为他们往往是干着“手停口停”的职业,一天到头忙于工作或小生意,无暇管好孩子,因此他们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意外伤害。近年来,北京媒体报道的孩子意外伤害新闻,受害者十之八九是流动儿童。得不到城市应有的呵护和帮助,对每一个孩子,无论如何都是不公平的。

  社会学家把流动儿童称为第二代城市移民,第二代城市移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诉求要远远高于他们父母那一代,如果处理不好他们的权利保障问题,城市将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道理很简单,今天的流动儿童就是明天的劳动者,流动儿童如果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城市未来的人力资源质量将下降,城市发展的后劲也将大受影响。流动儿童如果从小受到各种歧视,那么他与城市的隔阂将越来越深,甚至对城市产生敌视心理,这将对建设和谐城市形成负面效应。流动儿童若生活无可靠保障或不能受到有效照管和心理疏导,那么他们将可能流落社会,被不法者拉上犯罪的道路,这并非危言耸听,据统计,2005年上海在押未成年犯中外省籍贯占到68%,这个数字正呈快速上升之势。

  所以,流动儿童问题绝不可小视,再容不得拖延,北京将流动儿童问题写入“十一五”规划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体现出一个城市的人文关怀。毕竟,对整体数字的统计,不再像过去那样对流动儿童的关怀局限于“零打碎敲”、挂一漏万;有了整体上的数字,就为制定总体规划、惠及每个流动儿童打下了基础。扎实的数字决定政策的走向,我们倡导“科学执政”,此为一例。

  不过,登记流动儿童还是第一步,也相对容易,最终制定出相关的公共政策并真正执行,肯定要艰难得多。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城市暂住证制度的长期推行,不少外来人员对于此类政府登记制度已然心存戒备,这势必成为登记流浪儿童的现实障碍。所以,要降低登记的难度,吸引外来人员主动登记,政府惟有切实强化登记的服务性质、落实登记儿童的各项福利,并淡化其管理色彩,方能奏效。


作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