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从请李英爱再造成都名片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53 四川在线

  7月4日,媒体披露了一条消息:政府准备联合出品40集大型古装历史剧《魂断金沙》,……,邀请李英爱,再造一张成都名片。这“再”之前,有《芙蓉花开》,想必这张名片不够响亮、不够气派,必须再造一张。

  报载:《魂断金沙》的制作费用将高达4000万元,拍摄前将在成都修建占地600亩左右的古蜀城。(《成都商报》7月4日)600亩土地,数千万的巨资,加起来也有上亿元钞票

吧,这张名片够奢华的。既然是咱们成都的名片,由政府部门集中“印制”,每个纳税人都应该慷慨解囊,企业老板们也应鼎力支持。只是笔者想,这拍电视剧,应该是电视剧制作公司的事情,政府部门至多引导一下,为何要来“联合出品“呢?李英爱和《大长今》创作班底推出了韩国国家名片,难道他(她)们也能“呼啦啦,呼啦拉”的推出成都这张名片?怕只怕这采取外国技术的烫金名片,叫好不叫坐。我们有这样的先例:音乐剧《金沙》,可谓豪华阵容、大手笔制作,收效如何,路人皆知。

  对于成都名片,硬推还不如软做。成都锦里,古香古色,小吃工艺,应有尽有,与成都人的生活合拍,每到周末,逛锦里去,成了很多人的一大乐事。投入不大,产出甚高;锦里,不知不觉成了成都一张名片!春熙路,花钱多了点,但有那么多商家扎场子,人山人海,自然成了城市名片。成都还有很多宝贝,茶馆啊、织绣啊……,专家们可以如数家珍,笔者不敢班门献丑,是不是都可以拿来包装一盘,做几张简洁的名片,让成都人理直气壮的递给客人和朋友呢?

  造城市名片,是大家伙的事情,政府无需越俎代庖。你制定一个方案,大家照着去做就可以了。每一个成都市民,就是一张名片;每一个媒体,天天都在推出名片。而部分市民和媒体一起联合推出的名片却实在不敢恭维:君不见,某些电视台为吸引观众,插科打诨播新闻,错把无聊当有趣;某些新闻节目,每晚不是猫狗生病、就是为情(钱)跳楼(河);不是车祸,就是打架。诚然,这些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老百姓也喜闻乐见。但市民看得多了,未免心烦;外地人看得多了,难免误会:这就是你们成都的名片?

  成都名片到底是什么?到茶馆听李老师散打?去府南河看夜景?逛锦里看稀奇?走农家乐吃冷啖杯?还是进剧场看《金沙》?或许我们一时还真不好回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