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齐长城入海处,我们来了!(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10:22 淄博新闻网

  记录传说故事说句老实说,纯粹的采访、报道齐长城是件很单调很枯燥的事情,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齐长城沿线简直就是个民间故事宝库。2000多年的积累和孕育,让这些民间故事为齐长城披上了一道梦幻般的轻纱。

  倘若有人问,齐长城沿线影响最广的传说是什么?高居榜首的非孟姜女哭长城莫属。随处可见的姜女庙、姜女洞、姜女泉、姜女台、姜女石屋,让孟姜女的故事犹如一个挥之

不去的影子,一直伴随着“百天探访齐长城”采访团的脚步。孟姜女的故事是怎样产生、流传与演变的呢?淄博晚报以《一道齐长城多少孟姜女》的深度报道,向读者讲述了孟姜女的故事,并揭示了从史书中的杞梁妻到故事中的孟姜女是如何衍变的,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孟姜女的原型杞梁妻是齐国人,孟姜女哭长城哭得是齐长城。

  在莱芜北部胡多萝村北的齐长城有个石马被城墙拦腰截断。这个石马头朝北,腚朝南。据村里老人们传说,过去这匹马夜里便跑到长城以北的章丘地里大吃一顿,白天回到长城上,粪便都排在长城以南的莱芜,于是有了“吃章丘,拉莱芜,拉得莱芜净财主”的说法。后来章丘人发现了这匹吃里扒外的马,便把它逮住拦腰砍断放在了长城上,它再也不能动了,变成了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很像马,两米多高,有眼睛有耳朵。鸟儿把家就安在它的眼窝里,把整只胳膊伸进去还摸不到底。

  在博山雁门寨,雁门寨坳口的出现也有个动人的传说。战国中后期,雁门寨一带是齐楚两国的边界,当时雁门寨还没有那个缺口。相传楚王(一说齐王)经常在这里打猎,杀害珍禽异兽,这事被泰山奶奶知道了,她就变成一只大雁假装在楚王箭下受伤,一路挣扎着向雁门寨方向飞翔。楚王紧紧相随,只见前面低飞的大雁双爪朝地一抓,顿时电闪雷鸣,巨石犹如破土竹笋节节拔高。转眼之间,大山伴着大雁的飞翔直上云宵。追到山下的楚王无法越过此山便拉弓放箭。箭头射中峭壁,豁然出现一个雁翅形的门户。不多时,天空一群大雁相继飞过。楚王因用力过猛大口吐血,最终累死在山脚下。此后,楚王射箭而留下的门户成为大雁南翔的门户。

  正是这些故事,为齐长城增色生辉,也让记者的采访、报道变得多姿多彩。

  感受沿途风情“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齐长城沿线的不少地方,尽管一墙之隔,长城两侧的风土人情就有很大区别。

  齐长城自西向东从长清万德镇长城村中间穿过。虽然是同一个村子,村南村北的风俗就不一样。老百姓平时种的南瓜,城墙以南叫北瓜,城墙以北就叫南瓜。大概是因为,长城以南是鲁国北部,长城以北是齐国南部。人死以后的坟墓,长城以南的坟头是椭圆形的,以北就是圆形的。

  莱芜北部锦阳关东侧的鲁地村,村北紧靠齐长城。问起村名的来由,67岁的村民孙启春告诉记者,从北向南过来长城就是鲁国了,鲁地村大概是从齐国进入鲁国的标志。孙启春说,长城以南以北的风土人情差别也很大。就以嫁娶为例吧,长城以北的章丘叫娶亲,即大清早男方到女方家把新娘接回来,而长城以南的鲁地则是送亲,一大早,新娘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把新娘送到男方,兄弟姐妹少的就让表兄弟、表姐妹上场。

  长城沿线有些山村的面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安丘五龙山采访时,附近村民不止一次提到,山上经常发现鲜狼粪,夜里经常听到狼的嚎叫。奇怪的是他们没有谈狼色变而是津津乐道。山脚下教子峪村78岁的刘大爷介绍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五龙山上狼还不少,那时即使白天人们上山也要结伴而行。夜里狼经常到山下村里来骚扰。天一黑,家家户户都紧闭大门,连孩子到院子里去撒尿都要有大人陪着。

  羊圈、鸡窝下午就关好。有的干脆把羊牵到屋里,和人住在一起。尽管如此,狼吃羊、吃鸡甚至伤人的事还是经常发生。一次,一条疯狼来到村里见人就咬,接连伤了八九个人,一个在大门口玩耍的孩子还有两步就跑回家了,被那只狼扑倒咬死了。后来,老百姓用土枪打、用铁丝套、用铁铗夹,村里的民兵也用枪打,狼逐渐少了。

  刘大爷说:“现在山上有一对老狼,人们上山还经常见到,它们趴在地上不怕人,这对老狼每年都下仔,有些胆子大的就趁着老狼不在,把狼羔抱回来当狗养着。

  村里有户人家把一条小狼养了起来,天天拴着,觉得养了两三年了,撒开没啥事。结果一撒开也吃鸡也逮羊,野性不改。后来没办法,只好卖掉了”。

  这些或鲜为人知,或生动有趣的风土人情,让报道增添了新的色彩。

  后记:“百天探访齐长城”活动结束了,但记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在赞叹这一伟大奇迹的同时,也为这些年来齐长城受到的人为破坏而痛心。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没有因冲刷而倒塌的墙体,却毁在了人们急功近利的开发和利用中。运回家垫猪圈、填地基,扒长城卖石头,平掉墙体种地,拆除原汁原味的古长城仿造不伦不类的新长城……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破坏,在齐长城沿线随处可见,以致有些地方在几年时间里,高大的墙体就只剩下一点长城渣了。如果再不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再过几年恐怕连点渣也见不到了。

  让我们走近齐长城,了解齐长城,保护齐长城,合理地开发利用齐长城。淄博,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作为沐浴着泱泱齐风成长起来的淄博人,更有资格、更有责任、更有能力在齐长城的宣传、保护、研究、利用等问题上有所作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