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溆浦农民建马帮赈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11:48 红网-三湘都市报

  ■记者 蒋剑平 通讯员 罗佳成 聂小丰

  6月25日,一场特大山洪袭击了花瑶故地隆回县虎形山。在灾情最严重的青山坳村石坪组(6组),山洪及其引发的泥石流无情地吞噬了27个人的生命。严重的灾情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老天无情,人间有爱。灾后,一场安置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战斗迅速打响。由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汇成的爱的暖流涌向虎形山,汇集青山坳。

  市长带队挺进泥石流现场

  灾情发生后,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迅速指挥、调度,一支300多人的抢险队伍冒着大雨、迎着沿途随时可能出现塌方的危险,翻山越岭赶到了青山坳灾情发生地。他们一边搜救遇险人员,一边紧急帮助附近村民转移。到25日晚上10时许,209名应转移群众全部被安置到2公里以外的茅坳中学和原茅坳乡政府旧址内。通往灾区的县、乡公路由于水毁和多处塌方而中断,县政府及县交通、公路部门紧急调运机械,组织当地群众及武警官兵进行抢修,确保灾民吃穿住等生活品及其它救灾物资及时运到安置点。

  25日下午5时,邵阳市市长黄天锡率领一支16人的救灾队伍向灾区进发。晚上9时许,雷鸣电闪之中,黄天锡一行穿着雨靴、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查看了泥石流现场,又步行赶到茅坳安置点,看望慰问灾民。他深情地说:“有党和政府在,就有瑶族同胞的幸福在。救灾工作会很快取得胜利!”他坚定的语气,给了瑶胞们极大的安慰和鼓舞。

  经过市县乡干部一个通宵的忙碌,到26日上午9时,所有灾民领到了“七个一”,即每人一袋米(25公斤)、一床棉被、一张草席、一套衣服、一份零用钱(50元),每户一桶油、一箱矿泉水,并在安置点统一开餐和过夜,确保了所有灾民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被盖。

  25日晚上,4名重伤灾民和11名轻伤灾民被送到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救治,另有6名伤情较轻的灾民在乡卫生院接受治疗。市、县两级组织了最好的治疗队伍,动用了先进治疗设备,免费全力救治,使他们全部脱离了生命危险。

  马帮送来建房材料

  在青山坳村部通往6组的崎岖山道上,一支运送物资的马帮特别引人注目。马帮的领头人是邻近的溆浦县龙潭镇青年农民阳恩青。7月2日,他听人说,6组灾民要建新房,第二天一大早就策马50公里,赶到青山坳。他和3位朋友组成一支马帮,义务为灾民运送水泥和砖头。装货、卸货、步行赶马,烈日下大汗淋漓的阳恩青说:“我知道6组不通公路,东西进出不容易。他们遭了大灾,我们帮点忙是应该的。”

  为确保倒房户尽快住上新房,隆回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德友、副县长夏亦中、助理调研员蒋盛海等县级领导挂帅,组织国土、水利、建设、规划等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深入青山坳村选址。他们一连数日跋山涉水,走遍了附近的山山岭岭,很快拿出了3个可行性方案供村民选择。7月3日上午,人们在青山坳6组北侧的山脊上打桩放线,开始建设新房。与此同时,由政府和各部门、单位免费提供的建筑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到了这里。

  望云山、大东山、木瓜山等5个国有林场,在这次洪灾中也蒙受了上千万元经济损失,但他们慷慨伸出援助之手,共向灾民捐赠了200立方米木材。

  建房需要30万片瓦,而本地已不生产。负责调运的县民政局和虎形山瑶族乡政府派人到处打听和联系,终于在溆浦县唐湾乡和邵阳县农村找到货源。7月3日,首批5万片瓦送到灾区。

  隆回县县长钟义凡告诉记者,县里制订了灾民建房包干责任表,每户都有县级领导挂帅,县乡干部主抓,确保10月1日前灾民住进新房。

  “我们村至少要前进20年”

  重建家园的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水利工程确定了两个项目。一是饮水工程,将山顶一处山泉引出,修建水池,经净化处理,用水管接到各家各户。6月底,水源井已经动工。县水务局彭工程师说,到7月中旬,村民就可用上清洁的自来水了。二是灌溉工程,修复拦水坝和一条400米的灌溉渠道,工程投资约10万元,1个月左右完工。

  公路建设是另一场重头戏。县里不但很快恢复了从乡政府到青山坳村部的11.5公里水毁公路,保证了救灾需要,还将救灾与新农村建设的“通达”工程结合起来,将11.5公里乡村公路全部改成水泥路。同时,新修砂石公路2公里,从村部延伸至受灾最重的6组。记者采访时,铺设水泥路的各种机械已进场施工。

  好消息接踵传来。在恢复灾区临时供电之后,县电力公司于6月28日至7月1日,组织人力对青山坳村农网改造进行了高标准设计,即将施工。市移动通讯公司经请示省公司同意,投资50万元,在青山坳建立永久固定基站。基站现已破土动工。

  面对火热的建设场面,青山坳村党支部书记杨庭扣感慨万千:“特大山洪本来是一场灾难,但没想到也成了我们的一次发展机遇。重建工作结束后,我们村至少要前进20年!”其实,县里在灾后重建工作方案中,“指导思想”十分明确:“让受灾群众比以前生活得更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