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读书无用论”是个伪命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14:46 南方周末

  □徐怀谦

  从网上读到新“读书无用论”的泛起,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以我的记忆,“读书无用论”已经喧嚣了三个历史时期:“文革”期间,知识越多越反动,以大老粗为荣,出了个“白卷英雄”张铁生,在那样一个非理性的年代出现读书无用论,好像不值得大惊小怪;改革开放前期,分配体制上出了点问题,“脑体倒挂”,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再起读

书无用论的鼓噪;今天,农村孩子上不起学,上得起学却找不到好工作,出现了北大才子卖猪肉、卖糖葫芦之类怪现象,于是,读书无用论的浪潮第三次席卷中国。

  我之所以觉得这第三次浪潮莫名其妙,是因为它和前两次不同,现在是一个理性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高科技、高精尖人才吃香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谁不渴望读书?就连某些不学无术的官僚不也想花钱买个假文凭吗?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人们不再以大老粗为荣,不再以博学多才为耻。可是,读书无用论还是泛起了。

  它的泛起当然有它的缘由,不会是空穴来风,但我坚持认为新“读书无用论”是一个伪命题。问题的焦点不是读书到底有用还是无用,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再争论了,答案明明白白摆在那儿:读书有用,而且有大用,知识改变命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问题的焦点在于,为什么老百姓的孩子(不仅仅是农村孩子)读不起书,为什么大学生找工作难?也就是说,引发新“读书无用论”的导火索是什么呢?我认为罪魁祸首就是“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直接造成老百姓的孩子读书成本太大。有不少人士计算出供一个孩子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要花费几十万元,我不迷信数字,但事实能说明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可以不怎么费力地供一个大学生毕业,而今天,一个农民供一个大学生毕业就得打工、借债甚至是卖血。不错,和医院一样,现在学校的基础设施已经现代化了,教师工资、水电费、伙食费都涨了,可是再涨也不应该涨到让人们上不起学的地步吧。有人会以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为借口来为教育高收费辩解,这不值一驳,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教育经费投入充足吗?

  读书成本加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工作又不好找了,老百姓自然觉得读书不划算了。可是再不划算,也比让孩子锄那二亩地要好;至少,还能解决一个户口问题。所以,固然有不少农村孩子被迫辍学,但更多的学生还在高考的独木桥上你拥我挤、你死我活地拼争着。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新“读书无用论”让我觉得悲凉:这哪里是读书无用,分明是读不起书啊!这种提法本身折射出的是社会的浅薄和遇到问题绕着走的思维定式。他们不去指责“教育产业化”,不去为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支招,却不合时宜地推出什么“新读书无用论”,真让人觉得不知今夕何夕。毕竟,这早已不是白卷英雄的时代了,现在的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个宿舍的学生全部考上研究生的新闻,不就是对新读书无用论的最好驳斥吗?而且时代发展到今天,还在争论读书有用无用,把读书看作是敲门砖,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这本身就是对读书的亵渎。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读书难道不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要吗?为配合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宣传,《环球时报》做过一个综合报道,说在日本,图书馆人满为患;在加拿大,全家人一起逛书店;法国人喜欢办读书沙龙;俄罗斯人不爱读经济管理类实用书,而喜欢读哲学和文学经典。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又泛起了“读书无用论”,我们与人家的差距,真有天壤之别。

  (P116922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