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是什么使汉语沦为了看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16:04 浙江在线

  “您能不能用汉语简单地讲一下演讲的内容?” 6月21日下午,数学家曹怀东在北京友谊宾馆刚刚结束了有关庞加莱猜想的英语演讲,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的博士生申爱华提出的问题便惹来听众一阵笑声和掌声。也许因为这个提问,接下来另一位数学家朱熹平的演讲改用了汉语。(7月5日中国青年报)

  如果因为中国科学家不用汉语演讲,就认为他们不热爱中国文化是不公平的。其实

,真正值得议论的,恰是即使在国内召开的学术会议,只要冠以“国际”,就一律使用英语,正在成为一种惯例。在这种惯例面前,汉语沦为了看客。两年前在上海召开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乃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部分海外华裔学者提出采用中英文双语,竟被组织者拒绝。

  找不到足够的令人信服的理由可以证明,在中国举办的学术会议一定要讲英语;可以而且应该说汉语却不说,只能说明一些国人对自己母语的轻视。而这种轻视折射出的则是某些国人自我矮化的自卑。因为自卑,明明是中国的东西,却要向西方靠拢。黄河故道中发现的汉代村落遗址,要称为“中国的庞贝”;一个缺了胳膊的汉唐舞俑,被叫做“东方的维纳斯”;在学术会议用什么语言发言,自然也是以讲英语为荣。

  近年来不断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势崛起的消息。然而回头审视汉语在自己母土的境遇,我们却备感尴尬。重英语、轻汉语似乎已成了时尚,学习英语者多如过江之鲫,考级热一浪热过一浪,而与此形成强烈的反差,汉语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了墙内反而不香——在学术会议上汉语沦为看客,乃是又一个典型的佐证。有人说地球今天已变成了一个“村”,然而我们更要有自己的根。倘若汉语在母土上被边缘化了,倘若当中国最好的科研人员都放弃在专业上使用汉语发言,在科学话语权越来越重要的当代和未来社会,将对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前途产生怎样的影响?“地球村”中我们又如何守住自己的根?


作者: 奚旭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