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梧州灾难再次暴露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00:01 红网

  6月8日,广西梧州市突降暴雨,导致严重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造成14人死亡,27人受伤,近50万人受灾,10万多人被迫离开家园。这是梧州市近年来屡发自然灾害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发生在城市的突发性自然灾害(2006年7月6日新华网)。

  梧州整治地质灾害已是多年了,但一场暴雨却让多年的整治前功尽弃。生命财产损

失惨重,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的神经被刺痛了,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赖以生存并引以为傲的城市家园,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弱不禁风”?

  出现这样的情况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把安全隐患纳入城市规划中。说到底,还是我们的一些官员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意识。应该说,规划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梧州的灾情。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总工程师何启仕说:“自然灾害大多发生在山坡地带,而那里大多数房屋没有经过科学防灾规划。以这次自然灾害重灾区傍山小区为例,1998年,原地矿部长宋瑞祥来梧州视察时就指出过这里存在的隐患。”梧州是个屡发地质灾害的城市,但梧州的防灾意识一直都很淡薄,安全隐患纳入城市规划一直没有引起当地官员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当地目前约有5万多人居住在山坡地带,其中私人住房占70%左右,房屋呈多级分布在山坡上,绝大部分私房未经统一规划和规范的建筑设计,更没有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看出,这些建筑并没有充分考虑建设用地的地质条件,更没有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防止安全隐患的产生。如果在城市规划中做好危险源合理分布和安全布局,也就不可能有如此多的人把房屋建在有灾害隐患的山坡上。

  由此笔者想起了吉化爆炸那场灾难。因为吉化爆炸的当天人们却发现了许多尴尬:赶来的60多辆消防车只能排在工厂外待命,拥有1300多名职工的双苯厂却只有一个出口供消防车进出,而爆炸起火的装置附近最多只能容下5辆消防车。更让人可怕的是这些工厂之间早已夹杂着大量的居民楼和学校。爆炸中出现伤者的清源小区,距离双苯厂只有700米,而同属吉化的香兰素厂与该小区也只有一墙之隔。这些无不暴露了这样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城市规划并没有把安全隐患纳入规划中。

  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灾害发生特点,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我国的《城市规划法》虽然规定城市规划必须考虑防灾因素,但缺乏规定具体的执行标准,对城市防灾效果没有硬的考核指标,对规划中的防灾漏洞也缺乏追究机制。例如,按国家标准,城市里每4─7平方公里面积内就应有一个消防站,但实际上不少城市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专家认为,城市建设必须首先考虑安全因素。现代城市面临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必须事先做好有效的减灾防灾规划,这是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同时,规划必须考虑在灾难来临时城市能在多大程度上经受住打击,但现在减灾、防灾、容灾并未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

  从吉化的消防车“英雄无用于之地”,到梧州市自然灾害多年整治却屡治不止,对于全国各个城市来说,实际上是一个血的警示。这个警示告诉我们的就是城市规划必须把安全隐患纳入规划中,否则后患无穷!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有效应对和防范各种突发事件与社会危机,首先需要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我们国家正当转轨时期,如果国家的治理能力被削弱,必然造成整个转轨的失序,从而成为所有社会风险爆发的导火索。从吉化的爆炸事故到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再到梧州灾害,无不说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并未吸取SARS事件的教训,对风险社会的到来认识不足,缺乏对危机的预警,还习惯于对事故的淡化处理,在城市规划中仍然没有把安全隐患放在首位。在设计城市规划时,必须提前考虑到灾难来临时城市能在多大程度上经受住打击,将减灾、防灾、容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那么当灾害真正来临时,大自然就会给我们留有余地。

  梧州的教训是深刻的,不能轻描淡写,我们要在反思、整改中吸取教训,尽快把安全隐患纳入城市规划中。否则梧州式、吉化式的灾难还是难以避免的。

稿源:红网 作者:洪巧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